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數字浙江 新聞詳情
5.5G要來了,它比5G到底強多少
發佈時間 | 2024-03-28 09:52:42    

   時間進入3月,GSMA(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的朋友圈突然熱鬧起來,頻頻圍繞“超越5G”,談論一二。

  西班牙巴塞羅那,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MWC 2024(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現場,5.5G亦是焦點。華為公司發佈全球首個5.5G智慧核心網解決方案,吸引眾人圍觀。2024年為5.5G商用元年,乃行業共識。

  5.5G到底是什麼?相比5G有何提升?它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産和生活?在我國三大通信運營商之一——中國移動即將鋪開浙江5.5G商業模式之際,我們來聊聊這項“黑科技”。

  多的0.5G

  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中國推出5G服務的第五年。也是在今年,5.5G悄然而至。

  追根溯源,早在2021年4月,國際標準組織3GPP便將R18協議版本定義為“5G-Advanced”(簡稱5G-A),即5.5G,“可以把它理解為5G向6G演進的關鍵階段,起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浙江移動規劃技術部5G技術專家徐林忠説。

  雖然名稱只多了0.5G,但如華為發言人在MWC 2023所説“5G三年等於4G五年”——4G到5G,增加1G,用戶體驗提升10倍;而又一10倍的突破,已然發生在5G到5.5G半個G的跨越中。

  其中的“提升”,並不局限于更快的網速,還包括更低的延遲、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更廣的連接範圍等。據業內人士介紹,5.5G能提供下行10Gbps的速率,通信將邁入萬兆時代。

  這些術語、數字,都意味著什麼?

  以剛跑完的武漢馬拉松為例,依託5.5G,如今網友可以通過直播,近乎“零時差”看完42.195公里全馬,第一時間為衝過終點線的跑友送去祝賀。

  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現場,參會人員亦親歷其中變化——基於今年新部署的5.5G網路,用戶下載速率是以往的三倍,峰值高達4742Mbps,“理論上速率更高,高達10Gbps(10240Mbps),實現每秒下載1.25G”。

  圖片2.png

  在西湖八卦田遺址公園附近,5.5G室外下行峰值速率可達4216Mbps(受訪者供圖)

  而這,僅是5.5G照進日常生活的一隅。“全球5.5G産業也在全速推進發展中。”華為無線行銷副總裁朱曉丹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5G應用覆蓋了我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67個,工業、醫療、教育……案例數量累計近10萬。對此,不少業內人士指出:“0.5G這一躍升,或將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各行各業完成數智轉型。”

  在上海,5.5G帶來的毫秒級低時延以及高可靠特性,加速車路協同落地,已實現“端到端”的驗證(指整個系統或過程完整且可靠)。數據很可觀——交通效率將因此提升30%,通勤時間減少20%。

  “不但提效,而且提質。”在徐林忠看來,5.5G對智慧行業的賦能,還體現在資訊承載量的增加,為相關産業鏈提前進行驗證和測試提供基礎,“形成良性迴圈。”

  5.5G在浙江

  華為公司副董事長、CFO孟晚舟曾發表演講稱:從5G到5.5G,將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感知、高端製造等場景,孵化更多的商業新機會。

  根據最新發佈的《中國移動經濟發展2024》,到2030年,中國5G連接數將增至16億,這相當於全球總連接數的近三分之一,移動市場為中國經濟貢獻將增至1.1萬億美元。

  “全新的發展階段,代表更多的商業新機會。”徐林忠坦言,如今5.5G時代初期,無源物聯、通感一體、內生智慧等新功能多“有路無車”。浙江作為數字經濟大省,“目前以需求為導向,在不少場景開發上都有了嘗試和摸索”。

  其中,值得一提的當屬“無源物聯”。

  所謂“無源物聯”,即不用電的物聯能力。日常生活中,我們被各種無線電信號包圍著,這些信號收集的能量雖小,但對無源物聯網節點的工作來説已經足夠。

  都説“掌握物流,便掌握了市場主動權”,此前,為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浙江快遞選擇了進廠——高速運轉的傳輸帶上,一件件貨物爭分奪秒地“奔走”;身著不同顏色制服的快遞小哥,與廠家工作人員一起根據訂單快速分發、貼單、裝車,配合緊密猶如一個整體。

  利用5.5G技術,只需一片薄薄的無源物聯標簽,與室外基站完成通信,距離可達200余米。在此基礎上,無論是貨物資訊還是實時位置,都可以通過聯網實時看見,識別準確率高達99%。

  “浙江快遞業發達,中通、申通、圓通、韻達四家浙江民營快遞,佔據全國約60%市場份額,他們旺盛的需求,推動5.5G的落地。”徐林忠告訴記者,一張高效快捷的5.5G工業互聯快遞服務網路,正給製造業“遞”來發展新空間。

  同樣被需求推動的,還有5.5G在攔截無人機上的應用。據悉,亞運會前,杭州便已利用5.5G“通感一體化”能力,讓區域內基站兼具“雷達”功能,快速識別並追蹤無人機,高效、低成本地防止無人機“黑飛”,搭起整個低空安防系統。

  “我不知道是否已經看到了足夠‘大’的未來。”GSMA首席執行官洪曜莊曾與記者談及,當不斷更新迭代的5G、AI相互碰撞,“它們就好似一個指數函數,現在還處於底部,後續能漲到多高、漲得多快?賦能多少行業?我不確定。”

  唯一確定的是,這是巨大的機會。

  據國家工信部統計,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路,截至2023年底,中國5G基站數量突破337.7萬個,千兆寬頻用戶較去年同期翻倍。而5.5G,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升級,依託現有網路架構基礎迭代演進,極大促進它的部署和推廣落地。

  “浙江移動在杭州已完成了5.5G多場景的室外連續組網與試點測試,預計今年很快可以完成杭州5.5G千站覆蓋。這意味著,屆時全省各地均能同步體驗這項最新技術。”徐林忠説。

  6G競爭

  “全國雖均有佈局,但我們現在並不能明顯感受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今,5.5G基礎設施的鋪設並未完成,不同區域網速會有較大差異。此外,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往往在專業實驗室中測得,實際應用環境複雜,受信號強度、手機性能等因素的影響,“感受5.5G速度,尚需時間”。

  雖然5.5G剛剛開啟,但6G已在路上。技術總是想靠前一步。

  近期的通信大新聞,不得不提及6G聯盟——2月,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捷克、芬蘭、法國、日本、南韓、瑞典十國發表聯合聲明,稱就6G無線通信系統的研究和發展達成“共同原則”,將通過共同努力支援“開放、自由、全球性、可互操作、可靠、有彈性和安全的連接”。

  這意味著,6G競賽已然開始。中國院士李德仁曾公開發出提醒:西方在太空資源的爭奪上先行了一步。最近備受關注的“星艦”開始第四次試飛,其背後的“星鏈計劃”(Starlink),是馬斯克的野心——送4.2萬顆衛星“上天”,織就一張能覆蓋全球每個角落的衛星網際網路。

  要知道,國際電信聯盟規定,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使用權,採用“先到先得”的競爭方式獲取,進而也造成了“先佔永得”局面。目前,Ku頻率資源已被各國“瓜分殆盡”。

  “雖説預計在2030年,將迎來6G商用。”某業內人士坦言,但真正實現6G,仍有許多技術難題尚待解決——拋開各國星鏈計劃尚在進行時,如何利用衛星網路和地面網路的協同?“星地”如何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根據國際智慧財産權組織(WIPO)發佈的《全球6G技術專利佈局研究報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球共約2萬件涉及6G技術的專利申請中,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量最多,達8074件,佔比40.3%。涉及通信技術、量子技術、基站和人工智慧等9個6G核心技術領域。

  “我國在通信技術上是有優勢的,但在搶佔賽道的同時,更要看到,6G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的獨角戲。”在徐林忠看來,6G技術涉及多個技術、多個領域、多個應用場景,沒有哪個國家或哪個企業能“獨善其身”——

  這個通信大“朋友圈”,包括網路基礎設施供應商(如華為、三星)、晶片供應商(如高通、英特爾)、網路服務提供商(如中國移動、NTT DOCOMO)、機構(如GSMA、5GAA)、垂直領域公司(如西門子、三菱)等。

  “合作共贏才是王道。”徐林忠坦言,“只顧拉自己的‘朋友圈’,顯然,並不利於整個産業的成熟和發展。”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謝丹穎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