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邊刷邊搜”成習慣,短視頻平臺何以成為職場充電站?
發佈時間 | 2024-03-13 08:39:56    

   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把短視頻平臺當作自己的“充電站”,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充電。其中,技術技能類培訓視頻尤其受歡迎,讓更多年輕人看到不同行業的特色,這種效應長期積累,會吸引更多對職業教育有認同的年輕人投身其中,也有助於人們終身學習。

  近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智媒研究中心發佈的《學無界,共此間:短視頻直播與知識學習報告》指出,近9成用戶會通過短視頻直播獲取知識,其中實用型知識如職業技能,專業型知識如科學科普深受歡迎;優質知識類內容激發了近4成用戶參與知識創作的興趣。如今,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把短視頻平臺當作自己的“充電站”,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充電,提升自己的職場“戰鬥力”。

  “邊刷邊搜”成習慣

  張林原來是一名水果店的店員,因為刷短視頻的時候看到博主講解挖掘機技巧,加上身邊有朋友正好有挖掘機,於是工作之餘,學習挖掘機就成為他的興趣。“跟著短視頻學習,我可以隨時提問,教練看到後有時候會給我回復,甚至會把大家的問題集中起來,專門拍攝一期視頻,很有參與感。”

  隨著相關視頻越看越多,張林萌生了去考挖掘機操作證的想法。“考完證後,我多了一個新的身份,也就多了一個工作機會。以前收入一個月4000多元,有了證後,現在有時候一個月能掙到1萬元。”

  和張林一樣,邊刷邊搜已經成為許多職場人的新學習習慣。巨量引擎聯合創業邦發佈的《2022中國職業教育行業洞察報告》顯示,超8成職教用戶在抖音學習,在工作日晚上的休息時間、週六日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是職場人常態,其中33.3%的人會利用工作日晚上的休息時間刷短視頻學習,22.5%的人利用週六日的休息時間,還有20.8%的人會利用通勤的碎片化時間學習。

  劉秦是一名大四畢業生,畢業後她將入職北京一個傳媒公司,目前她正在這家公司實習。她的短視頻平臺的搜索記錄裏寫著“如何快速摳圖”“如何製作長圖海報”……在劉秦看來,如果專門報班學習相關軟體的使用方法,雖然系統,但會佔用自己太多的休息時間。“每天利用碎片時間看一點點,邊做邊學。相比書本上文字內容的晦澀難懂,視覺化的呈現能讓我更快接受知識、掌握技能。”

  《2022中國職業教育行業洞察報告》給出的短視頻職業教育門類的熱詞中,拓展培訓、消防建築、舞蹈、音樂樂器等搜索熱詞頻出,佔據了多數興趣用戶的搜索視野。

  期待更多優質技能培訓短視頻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發佈的《中國短視頻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短視頻已經取代文字和圖片成為知識傳播的主要媒介,越來越多的知識創作者涌向短視頻平臺。

  路平是一名技能博主,主要從事挖掘機的教學,網友都叫他路教練。路平拍視頻已經有近7年的時間了,有近60萬的粉絲。伴隨著粉絲量的增大,他開始思索如何演示得更專業、如何講清楚不規範操作可能帶來的危害。為此,他購置了先進的拍攝設備,自學了視頻拍攝、剪輯等技能,還學習了英語,製作雙語視頻,“我也想把我們的挖掘機技術傳播給外國人看”。

  對路平而言,壓力最大的,就是擔心自己的操作講解不規範、技術落後,讓粉絲跟著學習的時候發生危險或者技術不達標,因此,他一邊拍視頻還在一邊繼續學習最新的挖掘機操作技能,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事情,不僅是粉絲數的增長,而是我的短視頻成為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大家遇上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留言,想考證的、想招聘的,也會在我這裡尋找資訊。”

  “製作優秀的技能類短視頻並不容易,不僅要講得好、拍得好,還得講解生動,適應網際網路傳播。”PPT製作博主馬建強告訴記者,目前,內容同質化和品質良莠不齊,是技能培訓類短視頻發展的阻礙。“為了避免同質化,我會以實時熱點為素材,講解PPT功能技巧和理念方法。期盼平臺能有更多的舉措防止別人搬運視頻。”

  “技能培訓類短視頻的創作者是非常多元的,有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有深耕該行業多年的從業者,當然也會有非專業人士混跡其中。如果純粹讓受眾去判斷哪些短視頻專業、科學,並非易事。”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周敏教授建議,平臺可以聯手專家,對優質內容和優質博主進行審核、標注甚至扶持,借助技術等手段剔除劣質內容,讓技能培訓短視頻的生態更加良好,這樣才能有更多人能學習到優質內容。“也希望平臺能和院校聯手製作優質專業的職業培訓類短視頻。”

  幫助職業教育出圈破圈

  “短視頻的出現,降低了大家獲得知識的門檻,破除了大家對未知領域的陌生感,能更快開啟學習。”有著多年線下教學經驗的健身博主沈國威告訴記者,短視頻能幫助很多人快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進而進行嘗試甚至試錯,而這種試錯成本相對於線下學習比較低,且可以反覆試錯,直到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點。《學無界,共此間:短視頻直播與知識學習報告》指出,67.32%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直播可以幫助自己新的興趣和愛好。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生導師劉幸表示,技能培訓短視頻追求在最短時間內將知識“打包整理”,以速成、易懂、實用為其核心特徵,把一些技能知識普及給有需要的人群,受到歡迎是可以想見的。此外,短視頻正在幫助職業教育出圈破圈,“職業教育開始以直觀的形式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他認為,短視頻正在以直觀和直接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看到不同行業的特色,這種效應長期積累,會吸引更多對職業教育有認同的年輕人投身其中,也有助於人們終身學習,助力學習型社會的建立。

  “不過,光靠看短視頻是遠遠不夠的。”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副院長辛秀蘭認為,職業技能短視頻往往只能提供“一堂小課”,主要作用是激發興趣,但不能給受眾提供“一套課程”。“相對於傳統的系統性培訓,短視頻只能是教學的輔助,雖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些知識點或者是關鍵步驟展示出來,但卻無法提供一個完整的知識圖譜。”

  辛秀蘭建議,想要真的掌握一門技術,需要大量系統的學習和實踐,避免只能是眼睛會了,手卻不會。“技能人才的培育,還是得在實踐中進行。所以想紮實掌握某項技能,還是需要線上下課程或者實踐中反覆鍛鍊。”

來源:工人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