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公佈年度改革突破獎,這110個項目傳遞新風向
發佈時間 | 2024-02-09 08:46:35    

   一年一度的改革突破獎,可謂浙江改革的風向標。

  近日,2023年度浙江改革突破獎出爐。110項改革事項榜上有名,其中金獎15個、銀獎25個、銅獎35個、提名獎35個。

  浙江省委改革辦從2021年開始組織評選改革突破獎。2023年度改革突破獎項目有哪些特點?又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一

  仔細梳理110個改革突破項目,可以發現這些項目都是圍繞全面深化改革,聚焦三個“一號工程”重點改革任務,覆蓋全省各領域各層級,既有全省性改革項目,也有地方特色改革項目,具有較強的內容創新性、成效顯著性和成果示範性。

  可以看出眾多項目有個共同的特點:聚焦增值服務。這也是此次改革突破獎的特色亮點。

  “增值服務”,其概念源自於現代管理學,是指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超出常規服務範圍的服務,或者採用超出常規的服務方法提供的服務。

  去年4月,全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會召開,首次提出增值服務這一概念,通過服務理念之變,構建為企服務新生態,從而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如今,浙江探索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已近一年。增值服務,怎麼增,增在哪?這些獲獎項目中,就更生動具體地進行詮釋。

  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不同於傳統的便捷服務,而是在“簡材料、減環節”的基礎上,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産業全鏈條,提供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個性化、精準化衍生服務。

  比如,衢州構建全産業鏈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就是針對全産業鏈競爭中,企業急需降本減負增效、補鏈強鏈延鏈服務等問題,打造了形成定制化、套餐式的涉企服務“一類事”場景。

  去年底,百億項目時代鋰電産業園落戶衢州,當地配套落地了燒鹼供應、電解液製備、電池回收利用等一批項目,並率先推行電力接入工程費用分擔機制改革。一系列增值服務,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1億元以上。

  再如民生服務領域的“一窗通拍、全域應用”改革。通過一張小照片,打破部門間的壁壘,解決群眾辦理不同證件時反覆拍照的煩惱。這項改革不僅在公安機關內部實現證件照片共用應用,還撬起了民生服務的大變革,滿足群眾就業、就醫、就學和出行等方面的用照需求。目前,跨警種、跨部門、跨省域(長三角)共用調用照片達1130萬餘張,惠及群眾2100萬餘人次。

  目前,全省各地正通過完善運作機制,加強協同聯動,解決多跨協同難、疑難問題破解難,推動涉民生、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據悉,高效閉環解決此類問題,也將成為接下來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的核心任務。

  二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改革項目還有一個共性:突出群眾和企業“獲得感”。

  從過去政府“有什麼、給什麼”,到向廣大群眾、市場經營主體“要什麼、給什麼”的轉變。這也是增值化改革的理念創新。

  此次不少改革突破獎的案例,都是從問題導向出發,聚焦市場主體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最終提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

  例如省公安廳推出“11087·親清在浙裏”為企服務整合改革。打破警種、部門間的壁壘,讓線上線下有效融合,實現涉企訴求閉環處置。

  全省560余家警企服務站提供服務、治理、監管、打擊四大核心業務。分散在各個警種的102個“一網通辦”事項和36項特色增值服務,也統一集合在“浙警線上”應用中。企業只進一個門戶網,就能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線上諮詢、求助報警等。

  這個項目的背後,也體現了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作為浙江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牽引性抓手——通過一項改革,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共性問題。比如一些中小企業反映政策摸不著、夠不到、看不見;還有一些企業在辦事中遇到審批流程繁瑣、資訊不透明等問題。此次改革突破獎的案例中,各地各部門通過制度創新、數字賦能,破解了以往政策分散、零碎的難題。

  如省經信廳創新打造“惠企利民資金直達智控線上”平臺,有效破解了惠企政策“知曉難、兌現慢、材料繁”問題。該平臺開發看政策、問政策、兌政策、評政策等功能模組,實現全省惠企政策體系“查、報、兌、評、督”一站式服務、管理和跟蹤。針對條件明確、可大數據匹配的項目,平臺還創新推廣“免申即享”模式。政策部門代辦,企業無需申請,即可獲得政策獎補。

  三

  當前,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並進入質效提升的新階段。這意味著,各地不僅要保障增值事項高效落地,還要注重更深層次的破題。

  當改革進入深水區,接下來的方向在哪?

  此次獲評的改革突破獎項目體現了一個導向:既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

  這也與剛剛出臺的《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不謀而合——有事必應、無事不擾。以“政府有為”推動“市場有效”,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哪些可以“為”?對企業來説,關鍵是要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浙江作為民營經濟大省,依然有一些民營企業表示預期和信心有所減弱,出現了不敢投、不敢闖的現象。

  因此,增值化改革要打破各類“玻璃門”“旋轉門”,持續排查清理帶有市場準入限制的顯性和隱性壁壘。

  此次的改革突破案例,不少是從經營主體的需求出發,破除市場壁壘、全面落實公平競爭舉措。

  比如,浙江在招投標領域,開展突出問題的專項督查,讓國企、民企、外企享有公平競爭的機會,激發各類所有制企業的創新活力。

  再比如,溫州創新實施“數據得地365”新機制,通過對企業近三年主要經濟指標的客觀、公正、精準評估,讓數據説話、憑數據決定是否供地,確保有限土地資源向“發展前景好、産值增長快、畝均效益高”的製造業企業集聚,解決優質中小企業用地難問題。

  哪些又是不可“為”?不同部門的反覆檢查、到府走訪,往往加重了企業負擔。此外,一些企業在辦理上市、招投標、評優評先等事項時,還面臨著中間涉及部門多、事項多、流程複雜等,牽扯企業較大精力。增值化改革,即要通過做減法,降低企業負擔。

  在這次改革事項中,省紀委監委聯合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探索以親清政商交往行為指引推動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前期出臺的《浙江省親清政商交往若干行為指引(試行)》,細化制定政商交往“三張清單”,對政商交往高頻事項進行規範,厘清政商交往模糊地帶,推動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同企業家交往做到既“親”又“清”。

  服務企業,既要探索創新,主動作為,也要在合理、合規、合法的範圍內進行推動,形成依法辦事、標準統一的市場環境,讓民營企業家真正吃下“定心丸”。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如今,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已在全省掀起了“漣漪效應”,更多突破還待進一步探索。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逸群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