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從浙江省領導領辦督辦的重點建議重點提案看—— 有用之言如何變為有益之舉
發佈時間 | 2024-01-19 09:17:04    

   建議和提案,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依法履職的重要方式。浙江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省人大代表建議和省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每年由省領導帶頭,領辦督辦重點建議、重點提案多年來成為常態。

  2023年是新一屆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一年。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共有8件重點建議、25方面32件重點提案,被省領導領辦或督辦,已全部辦結。

  這40件重點建議、重點提案,是從879件建議、720件提案中優選出來的。它們主要關注哪些領域?為何能脫穎而出?落地效果如何?

  良言良策,如何落地有聲

  在每年的重點建議、重點提案中,由省委書記和省長帶頭領辦的那幾份,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它們的關切方向和辦理過程,正是建議提案辦理情況的一個生動縮影。

  民營經濟是浙江發展的金名片,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優勢。

  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省工商聯提出的第56號提案《關於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推動新時代民營經濟新飛躍的建議》,由省委書記領辦。受到如此高度重視,足見這份提案的分量和品質。

  省工商聯作為民營經濟人士的“娘家人”,一直高度關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要提高涉企政策制定的精準性,既注重政策的普惠性,又注重解決細分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構建新型基礎設施和國際物流體系,加快建設數智化區域金融運作體系,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探索成立省級層面浙商維權服務中心,暢通企業訴求收集辦理反饋渠道。”……

  翻看這份提案,省工商聯聚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從打造宜商惠企的政務環境、陽光透明的法治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創新包容的開放環境、親商安商的人文環境五方面切入,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

  2023年9月26日,省委書記主持召開提案辦理會議,指出要以第56號提案辦理落實為契機,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以增值服務提升認同感,以公平法治提升安全感,以政策創新提升獲得感,以親清關係提升歸屬感。

  與會的省政協委員、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斌頗感振奮。“省委書記抓營商環境再提升,並提出‘地瓜經濟’提能升級。我們的産品和服務‘出海’,得到了省外事辦、杭州市外專局的大力支援,在了解當地法律法規、對接資源、走綠色通道辦證件等方面,他們幫了我們很多忙。”

  陳海斌委員對浙江在全國率先提出的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深有感觸:“‘增值’這兩個字真正體現了政府在提供基本服務以外的自我加壓、主動作為意識。”

  與會的省政協委員、杭州利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敏同樣倍受鼓舞:“‘一號改革工程’實施以來,浙江企業家獲得感很強,進一步增強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在浙江發展是我們最大的福氣,在浙江創業是企業最大的優勢!”

  省委改革辦、省發展改革委等主會辦單位歷經多月的協作,給政協委員交上了一份厚厚的“答卷”。提案中的不少建議轉化為推進我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政策舉措。

  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把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制定出臺我省“民營經濟32條”,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形成了為企服務更加高效、市場信心更加堅定、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的良好態勢。

  以點帶面,撬動整體推進

  辦好一件重點建議、重點提案,解決一類問題,推動一項工作——由省領導領辦督辦的重點建議重點提案,往往能以點帶面、示範引領,進而推進整體工作。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我省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黃麗珍提出了《關於加快推動我省未來戰略性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建議》。身處高新技術領域的她,對於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離得近、看得清,有不少切身感受。

  她在建議中提出,當前,全球戰略性新興産業進入規模化發展態勢,國內外産業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站在‘十四五’建設新階段,浙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鍛造戰略性新興産業競爭優勢。”

  她建議,未來應重點聚焦“新高地”“策源地”“生態圈”“雙驅動”,不斷提升我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競爭力,並提出了很多具體的細化舉措。比如,培育孵化新興産業集群,加大對元宇宙、“宅經濟”“雲經濟”“無人經濟”等新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構築政策防火牆,避免省內企業間人才惡意批量挖角,各地的人才鼓勵政策清單名錄要根據産業發展情況實行動態調整等。

  這份2000多字的建議,鞭辟入裏,切中要害,由省長領辦。

  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等單位,在辦理該建議過程中,錨定“集群”“創新”“生態”“開放”四個關鍵詞,出臺支援打造“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的所有具體政策,堅持項目為王,安排總投資10億元以上製造業重大項目717個,堅持扶優汰劣,深入實施新一輪“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堅持創新引領,啟動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

  省發展改革委還制定《浙江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行動計劃(2023-2025年)》,有力推動了我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記者梳理後發現,40件重點建議重點提案,涉及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山海協作、共同富裕、數字經濟發展、未成年人保護、科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等諸多內容。

  但無論是放眼三個“一號工程”等大政方針走向,還是深入思考促進共同富裕的具體舉措,抑或關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無一不是聚焦改革發展熱點、回應民生難題,充分體現浙江發展所需、回應群眾所盼,分析問題客觀到位,對策建議針對性強。

  據了解,省政府迭代優化省政府領導領辦重點建議重點提案機制,以點帶面、示範引領,推動辦理工作整體提質增效。省政府辦公廳以“浙裏督”數字應用為依託,打通人大議案建議管理平臺,打通政協履職服務綜合平臺,跟進督促建議提案辦理進度,不斷提升辦理成效。

  圍繞《關於增加實際種糧農民收入、促進共同富裕的建議》,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等單位不斷完善糧食生産扶持政策,初步構建糧油補貼、訂單獎勵、最低收購價等政策體系,同時推廣應用高産高效優良品種,提高糧食生産水準,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産和農民增收,進一步優化了農業産業佈局、激發了鄉村産業活力,穩定了種糧農民收益,有效推動了農村農民共同富裕。

  省經信廳針對《關於要求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健康高品質發展的建議》,推動加快修訂《浙江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支援民營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加快數字化轉型,利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精準畫像,推行惠企政策智慧匹配、免申即兌,為助推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辦得滿意,實現群眾受益

  去年8月24日,浙江的高等教育強省步伐邁出了重要一步——省委、省政府高規格召開了高等教育強省暨高水準大學建設工作推進會,全面實施“雙一流196工程”,促進高校找準發展定位、突出辦學特色,在不同賽道上爭先進位,高位推動高等教育強省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背後,有省政協重點提案的一份助力。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省政協民進界別組聚焦我省一流學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交了《推動“雙一流”建設,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的提案,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工作建議。省長領辦該提案,要求把提案的辦理過程作為推動和改進工作的有效手段。

  該提案涉及面廣。提案主辦單位省教育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會辦單位認真謀劃,邀請提案人等赴浙江大學專題調研,並召開在杭高校座談會,充分聽取浙江大學等10所高校的意見建議。

  去年以來,浙江以超常規力度、超常規舉措,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財政投入,《關於推進高水準大學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快普通高等學校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及9個配套辦法實施細則先後出臺實施。

  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助力“兩個先行”;優化完善山海協作“産業飛地”政策體系;推進保障性住房改革與建設;放大亞運綜合效應,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這些重點建議、重點提案著眼民生熱點難點,體現代表委員為民盡責的擔當。

  既要建議提案的內容高品質,也要辦理高品質。

  針對重點建議、重點提案所反映的問題,各有關部門深入基層、下沉一線,聽取意見、摸清實情,召開辦理工作座談會,與代表委員充分溝通、共商舉措,把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轉化為抓發展、促改革、補短板的硬招實招。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由省人大代表付倩琦、陳允煒、戴淑君等提出的《關於加快技術工人“擴中”改革的建議》被確定為重點建議。省人力社保廳組建重點建議辦理工作專班,赴台州技師學院和台州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實地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技術工人“擴中”改革的意見建議。

  省人力社保廳表示,這份建議選題精準、調研充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代表們提出的“進一步優化人才政策的導向作用”“進一步加大技能型人才的扶持力度”等建議,契合了我省開展“擴中”“提低”改革的工作要求,為推進相關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為更好發揮建議提案的作用,前段時間,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協分別修訂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的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對建議提案品質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據了解,浙江將持之以恒做好重點建議重點提案辦理工作,以“重點辦”突出重要性,以“強機制”促進強落實,以“高言值”體現高價值,讓代表委員的金點子轉化為促進發展、呵護民生的“金鑰匙”,讓人民群眾真正受益。

  重點建議

  省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工作機構、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廣泛徵求有關方面意見基礎上,每年選擇若干件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問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作為擬重點辦理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研究確定後,交由省人民政府、省監察委員會、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和其他機關、組織重點辦理。

  對重點辦理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實行省人民政府、省監察委員會、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負責人領辦制度。對省人民政府負責人領辦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應當加強組織協調。

  對重點辦理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承辦單位應當及時制定重點辦理工作方案,通過召開專題推進會等形式,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答覆意見應當由承辦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發。

  ——摘自《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的規定》

  重點提案

  對反映黨委和政府亟待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切的問題的,對推動工作有重要作用並具有較強可行性的提案,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經主席會議審定通過後可作為重點提案。重點提案中應有民主監督性提案。

  重點提案由省委省政府領導和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領辦,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協辦、督辦。重點提案協辦、督辦採用政協專門委員會、提案者、承辦單位相結合的協商座談、視察調研、走訪等方式,推動辦理工作,保證辦理品質。對重點提案中當年不能解決的重要問題,要跟蹤督辦,促進落實。

  ——摘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沈吟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