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稀。
烏鎮,茅盾文學獎之夜落下帷幕,茅盾文學周也在20日結束。回顧這短短六天,記者在此看到了形形色色與茅盾文學獎有關的人和作品,思緒萬千:今天,茅盾文學獎究竟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文學之力
塑造精神世界
茅盾文學獎,不僅在當代文壇留下深刻的印記,也刻畫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和精神底色。
冬日的下午,烏鎮木心美術館的水準臺周圍聚滿了人群。《茶人三部曲》中,主人公杭天醉為紅衫兒起名“小茶”的一幕,正由兩名青年演員在這兒生動演繹著。
台下,鍾女士一家四口看得津津有味。原來,家住桐鄉的鍾女士,聽聞烏鎮開啟了茅盾文學周,便立刻在網上預約了這場文學朗讀活動。“我的兩個孩子正在上小學,最近在課堂上剛好學習了茅盾先生的散文,她們很感興趣,我就帶孩子們來接受文學的熏陶。”鍾女士告訴記者。
實際上,這幾天在烏鎮,隨處可見的不只有五彩斑斕的文學周宣傳條幅,還有無數感受過文學的力量,心嚮往之、慕名而來的讀者與觀眾。
水波粼粼,江南的冬天已有微微涼意,眼前這條大排長龍的隊伍,卻絲毫沒有解散之意——這裡舉行的,正是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簽售活動。
41歲的盧剛是一名藥材商人,他捧著一本厚厚的《雪山大地》,排在了長隊的末尾,不緊不慢地等待著屬於自己的簽名。在他手機的“我的閱讀”標簽裏,收藏著34本已經讀完的名著,其中一部分就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很多書我已經讀了好幾遍,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體會。”盧剛説,第一次讀茅盾文學獎作品還是在1999年,當時他在念高中,學習成績不理想讓他日漸沮喪,身邊的好友知道他愛讀書,便把《平凡的世界》拿給他看。“整本書通讀下來,我感受到一種鼓舞,激勵著我要發奮讀書,改變命運。”他説。
大學畢業後,盧剛與藥材行業結緣,平日的閱讀積澱,讓他較容易地進入了中藥材書籍的世界。如今,每一年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他都要買來慢慢通讀。文學,為他帶來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某種意義上,茅盾文學獎正以其感召力和引領力,對人們的精神世界産生著影響。
一組數據能讓我們看得更加鮮明。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報道,8月11日茅盾文學獎結果公佈後,《本巴》的樣書忽然一本都沒有了,譯林出版社迅速加印了10萬冊;據噹噹網公佈的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銷售數據,獲獎作品公佈後,5部獲獎作品在噹噹網的銷量出現大幅增長,《千里江山圖》環比漲幅達24倍,《雪山大地》環比漲幅達30倍,《迴響》環比漲幅為8倍,《寶水》環比漲幅為3倍……
讀者熱捧的原因,在於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展現的是時代精神的高度,書寫的是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因此,即使是由嚴肅文學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也能不斷在網際網路和年輕人當中,掀起一波波討論的熱潮:由麥家的《暗算》改編的同名電視劇、電影,依然是各大影視UP主的“流量法寶”;由梁曉聲《人世間》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創下了央視近5年電視劇平均收視率新高,並在網路上收穫爆棚口碑……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這是巴爾扎克對小説的理解。了解代表著中國當代現實主義文學的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實際上就是了解中國人心靈的滄海桑田。這些作品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當我們品讀他們的故事,看到的也是自己的模樣。
文學桂冠 激勵創作攀峰
茅盾文學獎用文學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渴望踏進文學殿堂的人。
距離茅盾文學獎初設,已過去四十餘年,但它的影響力經久不衰,與日俱增。在創作者的心靈世界裏,作為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就像一頂文學的桂冠,激勵著中國作家,不斷創作出精品力作,攀登寫作的高峰。
任何一種值得珍視的人類成就,都需要創造者為自己劃定邊界、全力以赴。頂尖作家齊聚烏鎮,在茅盾文學周大大小小的創作論壇上,他們展現出了要寫出優質文學作品的堅定目標和探索方法。
用腳力,有人可以踏遍所寫的鄉村。
作家喬葉戴著黑框眼鏡,説起話來十分溫柔,但談及創作,卻表現出不一樣的堅持。一花一世界,《寶水》作者喬葉説:“我希望在這個小村莊裏,從文學層面對自我來時路、對故鄉生活經驗達成一種總體性的觀照和認識。”
創作前進行素材積累時,喬葉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來“跑村”和“泡村”。“跑村”就是拓寬素材的廣度,儘量多地去不同的村子走訪,積累鄉村樣本。“泡村”就是長期深扎,觀察某幾個村莊。這期間大量鮮活的鄉村經驗撲面而來,熱氣騰騰的,鮮活而生動,才有了《寶水》這樣映照“山鄉巨變”,為鄉土書寫打開新空間的小説。
去創新,有人用它賦予文藝的生命。
作家東西説,《迴響》創作之初,他只是想寫一個情感故事,但怎樣才能寫出新意?“推理”是東西找到的第一個突破口。他選擇把慣性寫作與推理小説打通,不僅要有推理的外殼,還要有推理的實質。他還在寫作中研發新詞,用心理學知識寫出心靈的豐富,比如心理遠視症、簡幻症、晨昏線傷感時刻等,概括總結某些心理現象。
在東西看來,創新應當貫穿創作的始終。只有大膽探索,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在拓寬題材、內容、形式等上發力,讓寫作技術和藝術理想融合,才能讓作品精彩紛呈、引人入勝。
更有旁觀者,看見了文學的源泉。
茅盾文學獎評委劉建東從此次獲獎作品中、從每一個故事中,“聽到了時代列車快速前行的聲音,看到了作家們為新時代描摹出的動人畫卷”。
劉建東認為,文學是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最敏銳的感知者,是歷史進步的積極參與者。新時代的作家應當像柳青、周立波那樣,時刻保持謙虛的姿態,永遠做人民的學生,把文學之根紮在現實生活當中,紮在人民當中,用沉甸甸的藝術之筆,寫下人民的期盼和願景。
茅盾文學獎的文學追求,正是人民性、創新性、時代性的統一。日新月異、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激蕩著人們的創作熱情與靈感,網際網路、新媒介的普及應用、文學傳播和出版的便捷多元,又給予創作更多的展翅空間。
我們相信,終會在烏鎮見證新時代文學的榮光。
文學創新 思索與腳步不停
茅盾文學獎鼓勵探索和創新,激發了作家們的創新創造活力和攀登高峰的勇氣。
在接過茅盾文學獎榮譽的那個夜晚,作家楊志軍説:“對登高望遠的熱愛,時刻伴隨著我們對隕落與滑坡的警惕。寫作者的另一個名字,就是永遠的攀登者。”
這句話,是對每一位追求進步、常備不懈作家的寫實。當這種集體心理投射到茅盾文學周上,我們就能看到作家群體對時代變化的細密關照。具體而言,就是一個個創作論壇的名字:
“新時代文學跨界傳播論壇”“短視頻時代下,長篇文學應該去向何方?”“影視改編作為文學的推廣者”……
我們能從中找到兩個關鍵詞:融合和科技。
文學從來不是孤獨的,正如改編影視作品對文學的助推,近年來,短視頻作為一種新的媒介,讓文學的跨界更加多元。
《二〇二三抖音讀書生態數據報告》顯示,過去1年,抖音平臺上時長超過5分鐘的讀書類視頻發佈量同比增長279.44%,讀書類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65.17%,直播觀看人次則同比增長近1倍。網際網路平臺帶動、激發了廣大網友暢讀文學的熱情,也推動作家、作品與讀者多向交流,實現文學“破圈”傳播。
然而,這也帶來了全媒體時代令人應接不暇的資訊洪流。文學創作者和傳播者會如何應對?
記者在作家身上看到了一種泰然自若的自信。面對提問,喬葉説,“提供品質上乘的作品,才是我能做的事情”,作家馬金蓮説,“踏踏實實把作品寫好才是關鍵”。
正是有紮實的根基為後盾,作家們才能展現出更為開放包容的、擁抱新媒介的態度。在日益豐富的傳播格局中,他們選擇活躍地、敏銳且充分地發揮優質文學的作用,讓自己的創作成果能夠在多元文化生態中得以更好流通,更好地放大價值——讓文學為整個文化生産提供新的燃料。
另一個觸動每個人的話題,是AI寫作小説。
從ChatGPT引發全球注意的那一天,就有人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內容生成潛力。據長江雲新聞報道,一位80後女程式員利用AI輔助,半年內與網路小説平臺簽約16本小説,評價最高的一本甚至得到了8.2的網友評分。
在茅盾文學周的現場,有作家使用過AI寫作小説,也有人從未嘗試過,他們的態度或悲觀或樂觀,“AI沒有人類的情感,不可能寫出真正的小説”“我了解到AI正在快速的進化,有一天作家或許真的會被取代”……
但在其中,記者又看到了一種屬於人類的理性態度。
作家石一楓説,“我相信有一天AI寫作會讓小説家消失,但我更關注的是消失的過程”。比如,第一個階段,當AI一天能生産一百本小説,但品質平庸時,它會先“消滅”那些毫無創造力、只會一味模倣的邊緣作家;第二個階段,當AI能夠創作出品質上乘,堪比茅盾文學獎的小説,但人們依然將它看做機器時,作家寫的小説會像工業時代的手工製品一樣仍有吸引力,因為人能夠與人共情;第三個階段,當我們重新審視具有AI,將它看做具有情感的新生命時,小説家的“手工優勢”也消失了,但這何嘗不是一種進化?
思索之中,我們期待,文學的未來。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李嬌儼 宋彬彬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