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秀山麗水的“數字經”
發佈時間 | 2023-10-26 08:58:00    

   資訊時代,能否念好“數字經”已成為檢驗城市發展品質和潛力的重要標誌。

  今年1月,浙江省委系統部署三個“一號工程”,要求全省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力求在創新、改革、開放三大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其中,創新領域即指向數字經濟。

圖片

  前不久,麗水市政協聚焦麗水在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方面的工作實踐,舉行了一場“大力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專題協商議政會。

  競速數字經濟新賽道,山區應當如何行動?不妨從這場協商議政會,觸摸秀山麗水的發展脈搏。

  一

  山區想搞好數字經濟,在時代前沿分一杯羹,難免面對疑問:能行嗎?

  麗水的答案只有一個:必須得行!

  從外部看共性。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加速創新,數字經濟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其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已成為決定城市前途的關鍵力量。在越來越“卷”的競爭之下,包括麗水在內的任何一個城市,都必須直面以及參與到數字經濟的賽道當中。

蘭2.jpg

▲麗水市區。蘭雷偉 攝

  從內部看特性。對麗水而言,發展數字經濟,更多的是由內而外的主動作為。

  山區變道超車的必由之路。單看市域面積,麗水毫無疑問以17298平方公里居浙江第一。但具體分析,其中山地佔88.42%,耕地佔5.52%,溪流、道路、村莊等佔6.06%,是名副其實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路遠、耕地較少、交通不便,長期以來成為麗水發展的難題。如果僅依靠傳統農業和工業與其他城市“同臺打擂”,很難取得發展優勢。唯有另辟蹊徑,在新賽道上闊步向前,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數字經濟滲透強、覆蓋廣、格局新、盤子大,無疑與麗水的發展願景完美契合。

  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從城鎮化率來看,麗水的63.5%距離全省73.4%仍存在近10個百分點的差距。這既要求麗水要創新發展迎頭趕上,也説明麗水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城鎮化的進程中,鄉村生活、鄉村産業等各方面都面臨解構與重塑,而鄉村數字化蘊含著對鄉村時空關係、治理體系、要素結合、交互方式等全方位的重大變革作用。近年來,麗水提出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山區樣板,迎接數字經濟,成為應有之義。

  山為江浙之巔,水有六江之源,城市天然帶有山的厚重與水的靈動,賦予了麗水人敢想敢做、會想會做的特質。面對數字經濟的新機遇、新挑戰,麗水,主動出擊!

  二

  山區也能搞創新,山區跨越式高品質發展更須搞創新。

  近年來,麗水著力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打造數字經濟産業升級。在這條方興未艾、千帆競發的新賽道上,麗水成績如何?從這場協商議政會的幾個關鍵詞,可見一斑。

1.jpg

  攀“高”。泛半導體産業被譽為世紀黃金産業,是國家重點發展領域。2019年,根據麗水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改變和重塑麗水的産業形態、産業鏈模式,實現後來居上、彎道超車、異軍突起”的精神,麗水經開區搶抓國家積體電路産業發展窗口機遇期,“無中生有”培育形成晶片材料、裝備、設計、製造、封測、應用的特色半導體全産業鏈集群。玨芯微電子、東旭集團、中欣晶圓、廣芯微電子、旺榮半導體等30多個項目先後落地,總投資近600億元,特色半導體産業平臺成功晉級省“萬畝千億”新産業培育平臺。數字經濟的攀登之路,關鍵技術、産業集群制高點的麗水聲音,愈發響亮。

  促“融”。實體經濟是數字化技術運用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只有對實體經濟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才能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麗水著力打造“數字化生産線—數字化車間—智慧工廠—未來工廠”數字化梯度培育體系,先後引進培育華為(麗水)數字經濟創新中心、維拓工業網際網路等12家産業數字化服務商,實施智慧化技改項目225個,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智慧化數字化改造比例達75%。推動中小企業“學樣做樣”的“輕量化智改”,打造出了山蒲照明、上上德勝、宇恒電池、閥畢威等一批可批量複製推廣的細分行業企業數字化改造樣本。

  立“新”。數字經濟的核心是資訊的數字化應用,依賴於軟體與資訊技術服務業的技術支撐,以做強數字新基建、激活數據新要素為抓手,落腳于新平臺、新産業的成長。今年上半年,麗水市軟體與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9%,增速居全省第3。以此為依託,遂昌新型儲能、縉雲智慧家居、松陽智慧交通、青田元宇宙等一批數字經濟新産業初步培育形成。經開區合成革、龍泉劍瓷、雲和木製玩具等3個省級工業領域的細分産業大腦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其中,生態合成革産業大腦已上線交易品類1000多個,線上交易額破18億元,是省級試點上線的42個産業大腦中目前唯一實現“自主盈利”的項目。

  往“高”攀升、以“融”提效、向“新”進軍,這場數字競速,麗水蹄疾步穩,勢頭正旺。

蘭1.jpg

▲麗水市區。蘭雷偉 攝

  三

  數字經濟的麗水實踐,空間大、發展快是主要特點。欣喜于成績的同時,更應看到還存在産業發展基礎薄弱、自主創新內驅動力不足、人才要素支撐力弱等問題。

  一場“大力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專題協商議政會,連通政府和企業,著眼發展實際、直面緊迫問題、商討解決方案,交出了極具針對性的答卷。

  借“平臺”之力,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平臺裂變成本低、速度快,能有效聚合離散的企業和用戶,從而在通用服務之外,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一直以來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著眼麗水實際,既要全力推進以經開區現有半導體産業核心區為“芯”、經開區空港片區、蓮都高溪片區為協同發展“片區”的集群發展戰略,通過資源集聚強化要素支撐,不斷放大省“萬畝千億”平臺的政策紅利。也要將“鏈式思維”融入産業數字化轉型,以“鏈主”企業為重點,對標國際領先水準,開展貫通産業鏈的整合應用創新,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服務行動,量身定制中小型企業轉型解決方案,確保中小企業不掉隊、有作為。

  借“産品”開發,打造數字化産業生態。如今,數字化産品樣態豐富,已遍佈社會的方方面面,顯示出規模巨大的應用空間和産業價值。耍好“數字花槍”,離不開四面出擊。比如圍繞“智慧農業+未來鄉村”,數字化賦能麗水山耕、麗水山泉、現代育種、土壤檢測,推動農業産業的價值躍升。比如聚焦傳統産業,開展“産業大腦”建設應用,進一步加強“數字車間”“智慧工廠”建設,打造5G應用工業樣板,提升生産效率。比如立足全域旅遊,聚力打造“網紅景區”“演唱會經濟”推廣沉浸式體驗型數字前沿産品,打造“網際網路+健康療養”新場景新模式,探索數字時代“風景+科技”的文旅發展新路徑,實現産品突圍。

  借“基建”更新,重塑數字化産業體系。一方面,要通過政策“基建”更新,迭代升級數字經濟半導體産業發展專項政策,打造政策洼地、人才高地,形成“産業定位科技、科技索引人才、人才支撐産業”的良性迴圈。另一方面,要不斷加強新基建,推進5G網路覆蓋、IPv6規模應用,加速空間資訊基礎設施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軟體企業,重點突破關鍵軟體,推動軟體産業做大做強,提升關鍵軟體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借時代東風,麗水以跳起來摘桃子的姿態,全力念好“數字經”,數字經濟邁向“有中生優、優中做強”。前路漫漫,未來已來,麗水演繹的山區變道超車之路,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源新聞客戶端    | 撰稿:謝孔偉 通訊員 吳康 丁宣明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