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等待外賣的你,打給小哥的電話頻頻被挂斷,你會抱怨甚至投訴嗎?如果你會,請先等一等。或許,你遇到的是他——無聲騎士。
如今,跑腿、送外賣,越來越成為聽障人士就業的一大選擇。他們的世界沒有聲音,卻總穿梭在最喧囂的街巷;他們不能通過聲音與人溝通,卻為你我傳遞著一日三餐;他們從沒聽見過一聲“謝謝”,有時候卻會因交流不暢收到客戶的催單和投訴。
無聲騎士,這個新型就業形態下的特殊群體,需要被聽見,需要被看見。
工作5年
有房有了女朋友
32歲的安徽六安人張金,做無聲騎士已經5年。他把想對記者説的話寫在紙上:“對我們來説,工作不好找,選擇外賣主要是看中了收入高,想多點賺錢,改善生活。”
杭州手語姐姐無障礙交流服務中心手語老師呂育蔚説:“在聽障人士的就業選擇中,做外賣小哥屬於薪水較高的行業。”
剛開始工作時,張金最擔心安全問題。“做騎士講究速度,但還是得安全第一。”他每次出發前,都會格外關注電動車後視鏡角度對不對。
騎行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裏,無聲騎士面臨的風險比健全人高得多。因為聽不見車輛的聲音,過馬路時,需要特別集中注意力“眼觀六路”。他身邊的聽障朋友裏,曾經有人騎電動車時遇到車禍造成骨折。
通過送外賣,張金的生活漸漸穩定,也收穫了甜蜜。他的黑底手機殼上是個卡通男孩的圖案,旁邊寫著“男人就要多賺錢、多讀書”。
“是女朋友送的。”他笑得有點羞澀。女朋友比張金小幾歲,做電商設計。
5年工作,張金省吃儉用,在老家按揭買下一套面積119平方米的房子:“首付50萬元,每個月還貸2700元。我的房貸上個月剛剛還完了。”
最擔心投訴和差評
有時也會沮喪
一個個勵志故事背後,無聲騎士也有自己的煩惱和委屈。
“因為無法正常溝通,不時會收到催單和差評。”“如果遇到一個投訴的話,幾小時辛苦可能就白費了。”
顧客打電話,無聲騎士接不到;無聲騎士發短信,顧客看不到……因為無法正常與顧客交流,誤會也因此而生。投訴會直接影響收入。
無聲騎士李易家有次正送單時接到了催單電話,他只能先把電話挂了,然後立馬靠邊停車,飛速打字向對方致歉,想把自己的特殊情況告訴對方。然而,資訊還沒打完,對方已取消訂單。
黃曉琴是一位兼任帶教老師的餓了麼女騎士。入行以來,她接觸過30多位無聲騎士。曾有一位無聲騎士找她傾訴,一天連收3個投訴,非常沮喪。“一單是因為超時,一單是因為湯灑了,還有一單是寫字樓在樓下設置了外賣櫃,但那邊其實有一個側面貨梯可以上樓,小哥不熟悉情況,直接放在外賣櫃就點了完成訂單,被顧客投訴提前點擊送達,挺委屈的。”
黃曉琴説,有足夠證據的時候可以提出申訴。“比如很多投訴是因為外賣沒有送到指定地點,大家會互相提示,養成每次都拍照併發送資訊的送餐習慣。只要拿出圖片證明東西已送達,這樣的投訴就會被平臺判定撤銷。現在情況已經好了很多。”
給無聲騎士
更多包容和關愛
來自浙江省殘聯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全省聽力殘疾(包含一至四級)人中完成就業的為3.7萬餘名。其中有多少人從事外賣行業?由於外賣小哥具有較大流動性,準確數量較難統計。餓了麼統計顯示,該平臺騎士中大約有超過3000名聽障人士(包含一至四級)。
無聲騎士的權益,該由誰來保障?
據浙江省殘聯教育就業部副部長嚴明介紹:“我省已出臺支援平臺騎士參加工傷保險政策。”《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規定“數字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註冊並接單,提供網約車、外賣或者快遞等勞務的,平臺經營者可以通過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的形式為從業人員提供工傷保險待遇。平臺經營者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予以辦理”。同時,根據省人力社保廳等多部門發佈的文件,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的無聲騎士,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規定獲得社保補貼。據了解,目前全省各地均已出臺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相關政策。
越來越多的理解和關愛,也溫暖著無聲騎士。
黃毅説自己沒有遙不可及的夢想,只有腳踏實地的努力。他和妻子有一個健康的女兒,即將上小學:“我希望一家人能抽出時間去內蒙古玩。藍天、草原、駿馬,一定很美。”
不怕苦願意跑
他跑成“無聲單王”
41歲的黃毅,是一位無聲騎士,還是站點“單王”。
每天6點多,換上服裝,戴好頭盔和防曬面罩,黃毅騎著電動車出發了,一般要工作到晚上8點,三餐之間會稍微休息一會兒。
若不是跟著他跑單,你很難真切感受到被他輕描淡寫帶過的困難。
3歲那年,他因為一次高燒喪失了聽力。15歲,從老家衢州來杭州讀書,畢業後留在了這座城市。
他做過工廠流水線,也打過零工,2020年,他加入餓了麼平臺成為一名外賣騎士。現在的他日均配送60——80單,最多時能送一百多單,單量在站點名列前茅。
無聲騎士成為“單王”,背後要付出怎樣的努力?黃毅的回答是多花幾倍的時間。
沒有經驗,他虛心請教——白天用手機與同事溝通,記下大家的經驗,晚上回家再消化;路線不熟,他一遍遍跑現場——不能用語音導航,一直看手機地圖又耽誤時間,他就下班後繼續去跑,摸到了許多小路近路;接單不多,他細心觀察——打聽訂單較多的小區和集中的時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配送秘訣”。
為什麼能成“單王”?他不怕苦、願意跑。
黃毅的配送範圍主要在大關小區周邊,附近老小區較多,很多都沒有電梯,他願意跑;有時遇到商場和寫字樓低樓層的訂單,他也願意爬樓,而不是等電梯。
做騎士3年,黃毅的體重從74公斤減到68公斤,皮膚也曬黑了不少。
黃毅所在團隊負責人饒隊長説:“團隊一共有16位騎士,黃毅和大家相處得很融洽。有幾次遇到投訴,我也會幫他打電話給平臺申訴,只要判定他在配送中沒有問題,平臺就不會扣除費用。”
送餐中,有的顧客接過他的外賣,暖心地比出“OK”手勢;有的商家會給他遞上一杯水;有的顧客在得知情況後,撤銷了投訴……哪怕是一個微笑,都會鼓勵到黃毅,給他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陸遙 姚穎康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