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記者從省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日,浙江在腹瀉病人和污水監測中檢出星狀病毒較往年有所上升,需引起家長關注。
星狀病毒呈五、六個角的特徵性外觀,狀如星形,其感染穩居致嬰幼兒腹瀉病原榜前五。既往研究顯示,5歲以下腹瀉兒童病原譜中,星狀病毒陽性率約為2.5%-12%,常見於2歲以下嬰幼兒,特別是6月齡以下嬰兒感染率更高,僅次於輪狀病毒。
星狀病毒于1975年在一次産科病室嬰兒的暴發性胃腸炎糞便標本中首次發現,可引起幼小動物産生腹瀉症狀。
星狀病毒包括哺乳動物屬和禽類屬兩種。人類星狀病毒歸屬於哺乳動物屬, 可分為7個血清型(HastV21——HastV27),最近又報道了血清型8 (HastV28)。其中人類星狀病毒血清型1(HastV21)是流行最廣泛的血清型。
主要傳染源為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病毒攜帶者,人群中隱性感染者比例較高,約為50%。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接觸傳播,水體和食品污染等。
星狀病毒胃腸炎屬世界性傳染病,多發生在11月——5月,流行高峰多在3月——4月,但季節性並不明顯。在熱帶地區主要流行于雨季;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多流行于乾燥和寒冷季節。人群普遍易感,是引起嬰幼兒、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急性腹瀉的重要病原。
星狀病毒感染主要引起嬰幼兒腹瀉,潛伏期約為1——3天,腹瀉持續時間2——6天。
單純星狀病毒感染其臨床特點為輕度水樣腹瀉,與輕型輪狀病毒胃腸炎相似,可伴有發熱、食欲不振、噁心和腹痛,腸道外損傷少見。但是,星狀病毒較少單打獨鬥,它喜歡聯合輪狀病毒、杯狀病毒團夥作案,此時脫水等感染症狀就會較重。
感染後以對症或支援治療為主要治療措施。雖然星狀病毒性胃腸炎很少導致脫水,但有營養不良、免疫缺陷、聯合感染和基礎腸道疾病的患兒病情較重,仍需密切觀察,及時送醫。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星狀病毒疾病的疫苗至今沒有研製成功。預防應遵循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性原則。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適當鍛鍊、多休息、常通風、喝凈水、吃熟食。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鄭文 通訊員 江歆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