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余杭徑山一棵樹火了,圍爐煮茶,看山中茶人撬動50億元市場“蛋糕”
發佈時間 | 2022-11-29 08:45:00    

   即便不是春茶季,冬日的余杭徑山禪茶第一村,依然遊人如梭。

  村民周穎發現,最近自家門口的柿子樹成了網紅,經常有路過的遊客駐足拍照打卡,進來喝茶吃飯住宿。

  一杯自帶花香的徑山茶,帶火了余杭徑山的旅遊業。

  徑山鎮政府算了一筆經濟賬。

  鎮裏的徑山茶全年賣出4.2億元,而上半年,來徑山玩的遊客有近235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近1.2億元,折合成每人平均消費是50元,相當於每人在徑山留下了一杯半茶錢。

  好茶,有靈性

  唐宋歷史名茶經典重現

  余杭徑山種茶,要從1200多年前説起。

  唐天寶年間,法欽禪師在徑山開山建寺,親手種下幾棵茶樹,第二年便蔓延至整片山野。

  千百年來,寺廟種茶,徑山的村民也種茶,周穎的父親周方林就從小跟著父母在種茶,不過那時茶山是生産隊的,農戶種茶是為了掙工分。

  1984年,徑山村的茶山分包到戶,每家都會分到幾畝。

  為了提高産量,大家種茶更認真了,但茶葉在生産隊時期屬於統銷統購的商品,農戶茶需要自産自銷。

  因為解決不了茶葉銷路問題,當時農戶們並沒有太多意願去承包大面積的茶山。

  1989年,周方林帶頭承包了徑山村第一片茶山,一共230畝。承包當年,周方林其實虧損了2萬元,村裏人都勸他虧錢的買賣就別幹了,但老周堅信做茶有前途,第二年繼續幹。

  山上的茶樹都是上世紀70-80年代種植的徑山茶本地群體種,通過精心管理,周方林的茶園産量提高了6-7成,230畝茶山的産量從原來的1500斤幹茶,提高到了2500斤。為了解決春茶季用工荒問題,他還去外地招募了採摘工。

  1990年,周方林手工炒制了2500斤幹茶。當時,他把茶葉帶到杭州城裏銷售,城裏人只知西湖龍井,不知徑山茶,但老周的茶葉還是賣出了150-200元/斤。

  老周是這麼對買家説的:“龍井茶有名氣,我們徑山茶有靈氣。我的茶好不好,你喝一喝就知道了。”

  的確,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名茶之首,它屬於扁平型的炒青茶,代表品種“龍井43”的香氣是栗香型的;而徑山茶當時已是省級名茶,它歷史悠久為唐宋歷史名茶,外形捲曲用烘青工藝加工,花香顯,尤以蘭花香為盛。

  因為好喝,徑山茶的品質得到了市場認可,周方林當年賣茶扭虧為盈,賺了1萬多元,成了村裏的第一個萬元戶,就此打開徑山茶的銷路。

  如今,徑山茶的市場價格已經翻了10倍。

  怡紅快綠,徑山茶再上新

  三産融合撬動50億元市場蛋糕

  用心炒茶30多年,2018年周方林成為徑山茶炒制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

  這些年,老周還帶過很多徒弟,他們很多人自己去辦了茶廠,當了師傅,現在還跟著老周做茶的,是他的大女婿劉偉。

  劉偉從部隊退伍後,本來想做汽修,後來跟著岳父學茶,入了門,是2020年徑山茶炒制大賽冠軍。

  “炒茶是很開心的事,每天的茶青都是不一樣的,有經驗的師傅都是看茶做茶的。”

  2015年,劉偉跟著岳父一起開發了徑山紅茶,2020年又研發出“花香徑紅”,“要把紅茶做出花香味來,發酵上是很有講究的。”

  隨著産品線的豐富,周方林在徑山的茶園面積擴大到了600多畝,海拔均在500米以上。

  余杭對徑山茶的品牌管理是很嚴格的,在余杭區農業農村局、徑山茶行業協會的多方努力下,徑山茶大産區成為全國第一批全産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全國首批統一包裝銷售的名茶。

  劉偉説:“徑山茶的包裝在市面上是買不到的,我家今年産多少斤茶葉,就配額給我們多少包裝,現在我們點點手機就能一鍵訂包裝、一鍵找檢測,比以前更方便了。”

  周穎是周方林的小女兒,父母這輩人做茶很辛苦,學財務管理出身的周穎,2012年大學畢業後就回家幫忙,負責茶葉銷售。

  美麗溫婉的茶家女子周穎,泡了一手好茶,也擅長市場行銷,她還是首屆徑山茶“最美茶仙子”。

  通過抖音、微信、淘寶等線上渠道的推廣,這些年周穎賣茶的銷售業績每年都有10%的提升,現在老周家每年銷售的綠茶有5000多斤,紅茶2000多斤。

  2015年,包括老周家在內的徑山村徑山組49戶高山茶農從山上搬遷到了山下的茶禪第一村。

  現在交通更方便了,村莊環境更優美了,生活配套也更齊全了。

  今年10月,老周家的精品民宿也在村中開業。和老週一樣,大多數村民下山後,也都經營起民宿、農家樂,大家來“禪茶第一村”遊玩,大部分農家都可以喝茶、吃飯、住宿。

  山裏人的日子越來越甜,2022年,余杭徑山茶産業總産值將超50億元。

  今年,徑山茶通過“茶文旅”融合,已實現農産品銷售總額13億余元,預計三産産值近35億元,其中農文旅營收近7億元。

來源:錢江晚報    | 撰稿:施雯/文 吳鑫 包一聖/攝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