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溫文爾雅,比德尚玉”的龍泉青瓷再度亮相,變身“國際寵兒”。
從乘坐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環遊太空的“三葉草燔瓷香插”,到融入龍泉青瓷冰裂紋元素的北京冬奧會獎牌,再到亮相杭州國家版本館巨大的“梅子青”屏扇……當下,龍泉青瓷無疑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掀起了一股股“青瓷熱”。那麼,龍泉青瓷為何頻頻“出圈”?
瓷行天下的“路徑”
浙江瓷文化繁榮,龍泉窯、越窯、甌窯等瓷器名窯散落在之江大地上。
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處的龍泉,自古是商旅咽喉和交通要道,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為青瓷生産提供了優質土壤,也讓這座城市得以融合各方面的文化要素,激發出獨特的文化能量。
宋元時期,龍泉青瓷從甌江順流而下,沿著中國東南沿海各港口出發,一直運抵印度洋沿岸的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和東非沿岸,遠銷世界。
在日前舉辦的第五屆世界青瓷大會上,“宋瓷夢華”——青瓷沉浸式交互藝術展顯得格外出眾。以南宋龍泉窯青瓷斗笠碗為形的中島藝術展臺上,中部以高嶺土作龍泉最高峰——黃茅尖的寫意山形,四週曲屏放映“南海一號”商船動景,山海相望間,器出東方、向海而行的故事映入眼簾。
“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在2017年被成功打撈出水,在出水的18萬件文物中,青瓷佔據較大比重。”“南海一號”博物館副館長黃劉生説,凡是從事海上貿易的地方都會發現大量的陶瓷器,這些陶瓷器主要來自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數量上以德化窯和龍泉窯為主,而龍泉窯是最重要的窯口之一。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孫鍵表示,“南海一號”的發掘,讓沉睡海底的青瓷遺珍問世,更充分印證了龍泉青瓷自宋代起便瓷行天下。
今年9月,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發佈了溫州朔門古港遺址重大考古發掘成果,經一年多的考古發掘,該遺址考古又發現了數以十噸計的瓷器,其中九成以上為龍泉窯青瓷,再現了天下龍泉的歷史盛況。
“龍泉青瓷質樸中飽滿著文化氣息和匠人精神。”浙江工商大學副教授、“宋瓷夢華”——青瓷沉浸式交互藝術展總策展人祖宇説,展覽很短,歷史很長,回望的是整個南宋和中華歷史的燦爛文化。
擁抱世界的“禮物”
以龍泉青瓷為代表的生活美學綿延在中國人的生活點滴細節中,它從中國走向世界。
對於義大利歸國華僑吳麗莉來説,龍泉青瓷是沉甸甸的鄉愁。兒時在窯廠邊長大的她,身處異國他鄉,窯工們往火爐添柴、臉上挂滿汗珠的場景,是她腦海中最溫暖的畫面。
30年前去義大利工作和學習的她,每次回龍泉,總是會去尋訪青瓷作品。返意時,她的行李箱總是會被青瓷塞滿。
“我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有個旅館,每個房間裏都擺放著青瓷茶具和器皿,我經常會自豪地告訴客人們:這是來自中國的禮物。”吳麗莉説。
青瓷不僅是藝術品,更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載體,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符號。
“龍泉窯青瓷在日本鐮倉時代之後陸續外銷到日本,其中,龍泉窯青瓷的花瓶是最受歡迎的。”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負責人小林仁介紹。
龍泉青瓷進入波斯灣地區後,將中國青瓷藝術和燒制技術傳播到了當地,因其極高的産品品質、美麗的造型和大規模的燒制産能,直接衝擊了伊朗南部地區的陶瓷業發展。
“現在在歐洲很多宮殿、博物館等,都可以欣賞到青瓷。”義大利籍漢學家唐雲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宮,有非常龐大而精美的龍泉青瓷收藏,有大盤、茶壺、碗,奧斯曼人按照當地文化特點和藝術愛好,在瓷器上加了金蓋子、把柄、寶石。
作為中國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龍泉青瓷正將全球不同文化連結在一起,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例證。
新生代的青瓷“夢想”
千年繁華在古今交匯中開啟,從一爐旺火到一地瓷碎,再到一扇扇如千里江山的青瓷屏扇,青的風尚在賡續、在革新、在融合。
從瓷及劍,從一抹梅子青到削鐵如泥的劍影,匠人,是龍泉青瓷寶劍生命不竭的源泉,一代一代的青瓷藝人在守護著這一抹青綠,開創著青瓷的無限可能。
“我祖父輩都以制瓷為生,我對青瓷有著難捨的情感。幸運的是,我的丈夫陳衛星與我志同道合,他主攻哥窯燒制,我專攻弟窯刻花,我們攜手共圓青瓷人生夢想。”70後“瓷娘”“禺沐青雲”品牌主理人嚴少英説。
80後青瓷藝人作品,入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指定禮品;85件當代青瓷珍品亮相聯合國總部,秀出國際范兒;29位90後青瓷藝人集中設展,詮釋了新時期青瓷的生活美學……當下,一批新生代的青瓷藝人,正接過前輩匠人的接力棒,成為青瓷産業的復興力量。
據統計,龍泉青瓷行業從業者2萬餘人,每1000個龍泉人中就有1位知名度較高的青瓷工藝美術大師,各級工藝美術師構成了龍泉青瓷製造的完整體系和脈絡。
青瓷,也正悄然走進尋常生活。在杭州,年輕的都市一族常穿梭于南宋禦街、西湖、茶室、里弄等處,從晨起洗漱、熏香簪花,到午間樊樓飲宴、彈琴下棋,再到夜晚品茗休閒等各種青瓷應用場景,體驗、傳遞著青瓷的宋韻美學,展現著當代青瓷的生命力。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鄔敏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