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弘揚勤儉節約之美德 濡染泱泱華夏之大國
發佈時間 | 2022-11-04 13:33:00    

  《誡子書》有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古往今來,勤儉節約一直是勞動人民所奉行和涵養的一種樸實無華的社會品格,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和價值追求,更是借此留下“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的歷史警思,已深深地鐫刻進中華民族的精神文脈中。勤儉一直是我們的傳家之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樣為當代培育良好的勤儉風尚注入新的思想內涵和行為準則。

  “儉”法得宜,需崇儉意識持續引導。意識的樹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行為的培養亦非俯仰之間就能成就,要想營造出全社會以“節約為榮”的氛圍,就需要把節約變成一個個具體的行動,不斷在細節上花功夫、深研究。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培育時代新風新貌,不僅僅是文明素養的深層次體現,還是在當前物質漸豐的環境中,依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儉”法得治,需崇儉之行步履堅定。崇儉的內涵要義在於“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自律性。其實,做到勤儉節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它是一種自我約束力的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勤儉節約是一種智慧,可以化為無堅不摧的力量。《朱子家訓》中曾經説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深刻認識到勤儉節約是素質,是重任在肩的社會公德,需要將勤儉節約踐行到底,做好文明風尚的領跑者。

  “儉”法得善,需把糧食安全常駐心間。糧食自古在國家發展中佔據著重要戰略資源地位,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漠視糧食,則會危機潛伏。而提到糧食,第一時間浮現腦海之中的一定是在農間地頭刻苦鑽研雜交水稻的袁隆平老先生,正是他無私奉獻的高貴品格,才對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做出巨大貢獻,才受到世人敬仰和讚美。需要警醒的是:浪費可恥,鋪張浪費之風實際上脫離我國基本國情,背離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利於社會公德的培育涵養。“保障糧食供給,端牢中國飯碗”,致力於糧食安全保障,穩好國人心中的千斤秤砣,是全社會厲行節約的應有之責。

  崇儉之行是華夏民族需一直傳承與弘揚的珍貴品質,是古今中外一直歌咏的品性行為。乘勤儉之清風,繪富裕之圖景,享幸福之安樂,讓文明節儉風氣吹拂一池春水,滋養人們心間,勤儉之行必將蔚然成風。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梁潔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