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娛樂 新聞詳情 A- A+
張信哲"歌手"酬勞捐山區兒童:做公益是家庭教育
發佈時間:2016-03-20 08:55:12    

  資料圖

  《我是歌手》新一期節目早前錄製完成,當晚競演現場,張信哲攜手近20名童聲合唱登臺,共同演唱了一首《親愛的小孩》,感動不少觀眾。就當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此次的童聲是阿哲殺手锏的組成部分之時,他卻表示這些孩子才是自己來《我是歌手》的唯一目的和動力,並由此真正揭開與洪濤“交易”的內幕。

  計劃將歌酬捐給山區兒童

  張信哲之前多次拒邀堅稱不來《我是歌手》,可剛來就“坦白”了與節目監製洪濤私下有“秘密交易”。據了解,由於早年大學時期曾參與支教實踐,張信哲對於台灣偏遠地區原住民學校的情況很是了解,他表示之所以來《我是歌手》也是為了能透過節目呼籲大家幫助當地小朋友走出音樂教育困境。他説:“做公益是家庭教育。我爸是牧師,讀高中時就去鄉下幫忙教小朋友,大學時去支教。我覺得做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通過工作上影響力了解不同的需要。”

  張信哲説,這些孩子才是他來參加“我是歌手”的目的。“因為他們我開始了解到,原來不僅是台灣還有內地,偏遠地方各個少數民族的音樂教育是缺失的,我覺得既然要做就要做大,通過“我是歌手”這個平臺,與洪老師溝通,請他們幫忙,大家互相幫忙,達成了這樣的協議。目前為止我很開心大家可以聽到我和孩子們的合作,我也很滿意。”

  少數民族有自己獨特的音樂表演方式,張信哲説:“這次我其實把這些小朋友的八部合音放到我的歌裏來,一方面讓孩子來感受這個舞臺比賽的精彩,也讓孩子借這個機會把不庸俗的歌聲展現給大家。”

  “這次其實我為了邀請他們,特別到他們布農族去,也是我支教的地方,這裡已經完全改變了,還有當時我支教的小朋友,現在都是爸媽了。接下來我也想有機會邀請各個地方有音樂天分的孩子和我一起合作。”張信哲還透露自己會將“我是歌手”的酬勞捐給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不過金額暫時不方便透露,“如果確定下來,我會把總數向大家公佈。”

  可能會選擇讓大家意外的歌

  作為踢館歌手,張信哲稱自己不緊張:“踢館就是平常心面對,希望大家能認識我對音樂的態度和想法,我沒有想很多,能每一次按照自己的步驟把自己想唱的唱給大家聽。”對於名次,他表示既然來參加“我是歌手”,排名是“有所期待”,“但是選的每首歌都希望它能夠像唱片一樣能留下來,不像演唱過後就不聽了。所以接下來我選的歌也會選些唱片的歌曲。”

  在選歌方面,他表示自己也很糾結:“我希望能讓大家聽到對音樂的想法,而不是只懷念老歌。就算選老歌我也希望真正選一些能讓大家聽得覺得好的,就像二十年前有些意外的歌。接下來聲音慢慢的恢復,然後可以找原來的選歌規劃來安排。從上一首《微光》 開始大家已經可以聽到,我希望凝結現在的我和過去的我 。作為歌手要不斷往前看,接下來還會選一些新歌。那我會選這些歌 ,最主要是大家要感受這些老歌,感受過去的情懷。在‘我是歌手’的舞臺我想讓大家看到我對音樂的追求和感受,之後選歌可能會選擇讓大家意外的歌。”

  被問到重新站在這個需要被評分的舞臺上,有沒有做什麼心理建設?張信哲説:“在‘我是歌手’的舞臺需要一些經歷和心理準備,我之前説過我不是一個比賽型的歌手,相對的在現場來説,其實音樂形態還需要撂動大家投票的慾望,這方面是我比較吃虧的。這個部分我需要一些心理準備,雖然我交出去的東西肯定是很棒,但是未必煽動得了觀眾的投票慾望,那麼這個部分也是我在編曲上的調整和選擇。”

  上周説要開始發大招的張信哲,被問到是不是找了好友來助陣。他否認道:沒有,我説的發大招並不是請大咖來幫我。在音樂上面做一些特殊的東西或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東西,讓大家眼睛一亮。接下來我選的歌讓大家覺得意外,希望大家可以接受。

  接下來大家如果有期待的話 我也會在後面邀請孩子和我一起到這個舞臺合作。

  用收藏古董放鬆

  除了音樂,張信哲現在最大的愛好就是收藏古董。他説:“我覺得音樂和藝術分不開、互相影響,然後加上老東西讓我辛苦的工作之餘像避風港一樣完全不受打擾的世界。透過這些老東西可以連接我和過去的某些情懷,我在唱歌可以想像這些老東西老故事,把我帶到音樂的世界,是互相影響的。當你的生活都有很美的東西的時候就會很開心 ,一開心我就覺得生活是美好的。”

  張信哲也透露自己今年不會有發新歌的計劃:“今年沒有新歌的規劃,但是在3月26第一次登上小巨蛋的演唱會會發行一張發燒碟,這個發燒碟就是到全現場的錄音版的發燒碟,所有的東西都是現場的錄音方式,希望大家好好欣賞。”


(責任編輯:實習生柳晴)
 

來源: 網易娛樂專稿    | 作者:佚名    | 責編:徐琦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