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書香》吳秀波投筆從戎救國難

資料圖

  文,武,哪個能救國?

  年代大戲《亂世書香》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也必將引發更多的爭議。

  《亂世書香》講述了河北香木鎮的書香傳家徐門歷經清末、民國、抗日等亂世侵擾,堅持文人風骨的故事,由吳秀波擔當的男主角陸書白,身為徐門管家的兒子,卻因天資聰穎從小過繼到徐門,成人後又置家族婚約、財産繼承于不顧,獨自去北京尋找救國真理,肩扛國仇家恨,投筆從戎的傳奇經歷,半生的顛沛流離,嘗盡人情冷暖,遍閱世事滄桑,卻始終不改初衷,令人敬佩。

  陸書白自稱為“國士”,這一點從他在燕京大學課堂上的慷慨陳詞可以感知,他以文人的血性為主題,列舉了三代義士,包括古代智伯的門客豫讓、自己的義父易水徐門第四代掌門徐簡博,以及剛剛結識卻在十分鐘後血濺五步為國捐軀的無名衛士,從這裡可以感知,他深知作為一個文人,于國之重要,但文人又不能擔當起救國于危亡之中的命運,唯有挺起血肉之軀,才是救國正道。

  儘管類似的爭論常有之,就是文人究竟有用,還是無用?時代面前,人人有存在的價值,就如財寶,俗話説亂世黃金,盛世收藏,一個人之於國家而言,同樣如此,亂世出梟雄,盛世有大儒,即便是文人,在家國離亂之際,也不能僅憑口筆誅伐,來達到革命腐朽王朝、抵抗武力侵略的目的。

  由吳秀波所飾演的陸書白,顯然也在紛擾中看到了這些道理。正如他要從徐門出走時刻所説:“易水徐門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但它卻是中國封建的縮影!……中國現在還在兩千年封建專制的陰影裏,我是讀書人,我要打碎它!”,但這個打破,確實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崇文傳道,他確實在努力的打破舊有的思維,打破文、武的界限,劇中吳秀波的一段深情告白,正義凜然,使命感十足:

  “我看見了燕大的讀書人,他們跟我不一樣,我看見了軍閥,我看見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開搶殺那些愛國的學生,我看見了真正有理想、有熱血的人,我看見槍,我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我自己,香木鎮上的陸書百,不是真正的陸書百!”這對於傳統文人而言,是覺醒的一刻,對於整個中國而言,也是燎原的星火,歷史的更疊,戰場的廝殺,幾乎每一次都是在熱血與爭鬥中,推到而重建,但見文人化身勇士,卻少見武將繳械從文,一定的歷史時刻,血性不可少,犧牲不可無。

  陸書白,便是踐行由崇文到宣武的進階之路,他從書卷氣十足的文人風範,到颯爽的英武特工,便是最具説服力的“以身説法”,當年看似弱不禁風的書生,在生存與時代的歷練中,漸漸成長為魅力四射的大叔,這不僅僅是自我的突破,更是那個時代所賦予社會人的職能轉變。時代在變,一切都在變,誰能想到自隋開啟的科舉制度歷經一千三百年傳承,會在清末被廢止?誰又能想到書香傳家徐門最後成為侵華日軍進行文化侵略的覬覦之地?

  《亂世書香》便如一個縮影,將亂世中文化的傳承,文人的接續,進行了極具現實性的剖析,吳秀波也在劇中由帥氣小夥到鬍鬚大叔,完成了一個角色近二十年的人生軌跡,人物年齡的歲月更疊,社會身份的轉換,正反能量的對撞,由文及武的習性特徵大挪移,對演員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可是波叔早已晉身戲骨級,演來駕輕就熟,生動自如,也似陸書白更真實的由熒屏到人心,劇中是熱血義士,劇外是百變男神,皆是人生的傳奇。

(責任編輯:實習生柳晴)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網浙江新聞 » 《亂世書香》吳秀波投筆從戎救國難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