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最新評論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浙江民企這場大討論深層的意義何在?
中國網 · 陳鷹 | 發佈時間2022-06-08 10:11:17    

   昨天一場小範圍的交流活動卻直指一個重大主題:浙江的民營企業為什麼需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

  這場由浙江省工商聯主辦的“海外浙商助力民企拓市場專題交流活動”,邀請來自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越南、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國家的海外商會會長和浙江民營企業家代表,聚焦雙迴圈、RCEP、內外貿一體化等浙江民營企業對外經貿過程中關注的熱點領域,談了各自的真知灼見。

1.jpg

活動現場 圖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01

  交流活動基於這樣一個現實背景: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愈加突出,浙江民營企業面臨諸多風險挑戰。

  有風險必須尋求解決之道,有挑戰必須直面迎接。

  早已佈局國外的企業家分析説,當前企業感受到的環境變化,正是源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本質是“全球治理秩序的重構”,並且這種重構還在加速進行中。

  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的出路就是“提質補鏈”:一手“提上去”、一手“走出去”。

  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到了“全球化資源配置”的新階段,目前已經有許多中國製造業正在“走出去”,主動嵌入到正在重構的全球供應鏈中,繼續保持“話語權”。

  企業該審視自己在産業鏈、價值鏈中的位置。一些有能力的企業,要順勢而為地“提質補鏈、轉型升級”, 通過研發,向産業鏈的高端走,未來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他甚至預言:這場“大變局”的陣痛或將換來更持久的經濟發展新模式:環境逼迫企業改變慣有的“外貿出口”思維,逐步通過“走出去”,逼出一批真正意義上國際化的中國跨國公司,從輸出産品轉向輸出工業製造能力,從而參與構建全球産業鏈。

  如果企業處於最下游,産品可替代性也很差,就要趕緊轉移製造生産地到國外去,用産地多元化來對抗正在重構的全球供應鏈。

  在國內已成“紅海一片”的領域,在國外很多地方可能還是零的突破。

  02

  這就是世界分工的好處:以自身的優勢交換他人的優勢。全球化的益處就在於自覺分工,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

  而對於企業走出去可能有的擔心和顧慮——會不會導致産能轉移?已經佈局全球多年、有著深刻領悟的浙江企業家也自有理性客觀的分析。

  總結為——

  沒有一家企業是“舉家外遷”的,都是做增量;

  企業“走出去”的動機,40%是出於規避“貿易摩擦”、40%是為增加當地及周邊國家的市場份額、少量是為了降低要素成本。全球貿易規則中的核心邏輯是“原産地證”,絕大部分民用産品“無國界”,原産地一靈活,應對貿易摩擦時,中國企業手中的“牌”就更多了;

  “走出去”的企業,雖然增加了境外的産能和銷售,但仍然有平均價值60%的上游零部件和材料從中國母公司或中國供應鏈購買,實際上仍然起到了拉動中國外貿出口的作用;

  企業普遍反映“走出去”後視野更開闊,對標國際同行而不僅僅是國內同行,技術進步和管理進步的願望更迫切,與下游主機廠或目標市場的合作粘度更強了。國內母公司可以更從容地向産業鏈上游轉移,進行“騰籠換鳥”。

  這樣的理性分析,也凸顯出浙江民營企業家們的務實和自信。

  03

  這的確是一場事關浙江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思想大碰撞。

  之所以如此定義,是因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時機和節點已來臨。而作為中國民營企業先行者的浙江,對於整個民營企業走出去尋找機遇參與國際競爭起著明顯的引領作用。

  對於浙江的民營企業能不能走出去、當下是不是比較好的時機,大家的共識是:大好契機、優勢即信心。

  掂量自身的差異化優勢,尋求廣闊的世界市場,參與全球産業佈局和分工,正是浙江民營企業夢寐以求的理想。事實上,他們中的許多目光豁達的企業早已在參與國際競爭。

  現在,浙江省許多的科創企業以及“專精特新”企業,已經把競爭的目光投向全球,如果説過去所謂“引進來走出去”多數時候還是一句勵志的言語,那麼,現在,已經變為現實,他們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業已獲得了世界其他國家同行的尊重。

  真正的國際競爭的本質恰恰就是優勢互補,將整個世界的最新科技成果用到終端産品中,為世界民眾的生活帶來便捷和幸福。

  浙江民營企業的這場大討論,是他們的切身體會,更彰顯他們要大範圍參與國際企業競爭的決心。在疫情交織的今天,這樣的探索意義非凡。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