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每當我卡在文章的開頭,都會有些自暴自棄地想起這樣一條新聞:南韓一家媒體“聘用”了人工智慧作者,0.3秒一篇稿,文通字順,數據詳實,半數以上的讀者分辨不出作者是人是機。
這並不是人工智慧第一次搶作者飯碗。在此之前,我國的一些網站也已採用了寫稿機器人,它們活躍在體育和財經領域,追蹤行業動態,推送新聞資訊。每天工作24小時,沒有稿費,也沒有疲憊。
支援它們的,不是日薄西山的新聞理想,而是深度學習演算法。
曾幾何時,程式員勤勤懇懇地編寫代碼,指揮機器做事。最近爆紅的深度學習技術,則相當於“授之以漁”。具有深度學習程式的機器,能模倣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獲取經驗和知識,習得技能。
在我國研究者的努力下,教師行業也可能受到衝擊。科大訊飛研究院正在研究“判卷子機器人”,它們能掃描試卷,在後臺轉換成文字,理解並且批改。
研究主管王世進在一場果殼空間沙龍上介紹道,在小學生的試卷之後,機器人要識別的下一個目標將是醫生手寫的藥方。把人臉識別、聲音識別等感知技術與後臺認知技術融合、開發應用,也是我國人工智慧從業者關心的焦點。
在圍棋領域大出風頭後,AlphaGo(阿爾法圍棋)又將進軍醫療業,開發了AlphaGo的英國的谷歌公司下屬機構“深度思維”公司宣佈,與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合作,著手建立醫療與機器學習的平臺。
與已涉足於此的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沃森系統不同,醫生版AlphaGo不是一個滿肚子藥方的專家,而將像學習圍棋一樣,基於醫療圖像或是生命指標,殷勤地追蹤人的健康狀況,幫助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遠的未來,工地上,不用戴安全帽的機器人焊接、噴塗、搬運、裝配;家庭中,有耐心的機器保姆給孩子講故事、為老人倒熱水、防火防盜防著涼。電影裏,機器人主演抓取、保存了眾多表情,精準高效不掉鏈子;可穿戴設備上,智慧助手每時每刻伴你左右……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人工智慧教授托比·沃爾什斷言:“人工智慧將成為我們與智慧電話、汽車、冰箱、中央空調和門的交流方式,我們將生活在永遠不會關機的世界裏。”
美國電腦科學家、未來學家庫茲·韋爾更期待人工智慧探索我們的世界,“在人類腦中嵌入細胞大小的奈米機器人,將我們與網際網路相連,就像《駭客帝國》那樣讓我們可以下載各種技能。我們可以像編輯電腦代碼一樣編輯基因,從而治愈疾病。”
人工智慧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今年1月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也展示了硬幣的另一面:預計到2020年,全球15大經濟體中,將有超過500萬個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搶走。
一個共識是,機器終將創造出比自己更為智慧的機器,進而更為智慧,逐漸“進化”。屆時,程式開發者將面臨著失業的風險。美國伊萬斯數據公司上月發佈的調查顯示,近30%受訪的軟體開發者表示,最大的擔憂是“我和我的開發工作被人工智慧代替。”這比沒有退休金和遇到壞老闆更讓人害怕。
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擔憂,遠不止失業那麼簡單。朋友圈上流傳的一段動畫短片中,小女孩兒偷懶玩遊戲,桌上玩偶大小的智慧機器人替她做作業。終日抱著手機的女孩沒有注意到,每做一次作業,機器人就長大一點,從站在桌上到坐在桌邊,直到有一天,真人大小的機器人背起書包去上學,在她詭異的笑容前,女孩變成了玩偶。
慣常的安慰是,人工智慧可能在某方面超越人類,但與人的綜合認知能力比起來,還差出十萬八千里。不信你看,曾經在美國智力競答電視節目《危險邊緣》上贏過人類的超級電腦沃森,連八年級的科學考試都挂掉了!
這讓我略感安慰,也許寫稿機器人能讀懂各種財務報表,想必短時間內還不會和採訪對象拉家常。
在一場科技沙龍發言的最後,鄧思淵提了個問題:如果有人從未來穿越過來,説人類和人工智慧正在大戰,讓我們停止發展人工智慧,人類怎麼辦?全場靜默。片刻,他引用美國科幻小説家弗諾·文奇的話作答:“門檻之外,發展不可能;門檻之內,發展不可避免。”
(責任編輯:實習生陳子穎)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佚名 | 責編:陳子穎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