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産業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2021年産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大數據産業規模快速增長,大數據産業鏈初步形成。與此同時,圍繞進一步促進數據要素高效合規流通使用,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用,多部門正積極展開部署,充分挖掘數據要素價值。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數據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施行,我國數據市場進入合規發展的新階段,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成為重要共識,安全高效的統一數據大市場開始構建。
推動數據開放開發和價值釋放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初見成效。
“大數據應用從網際網路、金融、電信等領域逐步向智慧製造、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領域拓展,極大豐富了我國數據資源,催生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日前在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上説。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曹淑敏表示,近5年,全國省級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從5個增至24個,開放的有效數據集從8398個增至近25萬個。
曹淑敏表示,我國數據領域還存在權屬制度缺失、流通規則不明、數據治理缺乏統籌等問題,需要加快建立完善數據權屬、流通、交易等基礎制度,推動數據開放開發和價值釋放,助力高品質數字經濟發展。
據了解,圍繞進一步挖掘數據要素價值,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用,多部門正積極展開部署。
“採好數據、管好數據、用好數據是大數據産業發展壯大的關鍵。”肖亞慶表示,將加強部門聯動、部省協同,加快數據確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等基礎制度規範建設,探索多種形式的數據交易模式。鼓勵網際網路企業、電信運營商、工業企業等有序開放數據,實施數據管理能力國家標準。繼續支援數據交易所建設,完善運營體系,培育一批數據交易服務商。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將加快出臺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的政策文件,統籌優化全國數據市場體系佈局,進一步促進數據要素高效合規流通使用,落地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佈局,深入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抓緊在全國建設10個左右的數據中心集群。
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
在數據價值日益凸顯的同時,數據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在龐大複雜的場景下,數據的全生命週期都面臨巨大的安全風險。不少企業機構的數據處在“裸奔”狀態,重要數據資産的基礎防護都不到位,包括特權賬號管理薄弱、許可權控制措施不力、風險感知能力缺失等,這是數據安全的首要問題。
齊向東表示,隨著“東數西算”的推進,算力需求更大,數據流通節點和數據量更多,東西部協同聯動,對數據安全防護水準的要求也會更高。
值得關注的是,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
工信部網路安全管理局副局長杜廣達在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期間表示,將加強制度建設,加快完善行業管理、應急預案等數據安全法配套法規政策制度,為數據安全工作提供基礎依據。建立工作機制,準確把握不同主體的職責定位,建立重要數據備案、風險評估、資訊共用等工作機制。強化標準引領,加快重要數據識別、安全保護、風險評估等標準的研製,發揮好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等。
數據安全産業生態也將進一步完善。杜廣達表示,將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面向國家數據安全重大需求,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和關鍵産品研發,提升産業供給能力。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大力推進數據安全産業園、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建設,培育建立大中小企業梯次遞進、協同發展的産業組織體系,打造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資源整合匯聚的策源地。
兼顧數據流通和安全保護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保證數據安全前提下促進數據要素有序流動與高效釋放,是數據市場健康發展的核心問題。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認為,當前數據保護重點從相對靜態的保障數據交互安全,向保障動態的數據要素流轉安全轉變。在此背景下,同態加密、差分隱私等技術為化解數據利用與數據保護之間的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撐。
“隱私計算提供了數據保護新思路。”瑞萊智慧CEO田天表示,隱私計算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一是隱私計算具備原始數據不出域、計算過程加密、不共用明文數據等優勢,可有效保障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二是基於合法合規的數據利用,打破數據壁壘,賦能多方協作,驅動業務創新;三是通過分離數據所有權與使用權,不交易數據本身,只交易數據的計算結果,讓數據交易與價值核算合理化。
事實上,各領域對合規數據流通的需求日益強烈,隱私計算被多地納入數字化發展規劃,一些地方已提出構建包含隱私計算在內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
“目前隱私計算市場仍處於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前期。”田天表示,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和市場認知的提高,隱私計算將持續為高價值場景提供可信數據基礎,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撰稿:郭倩 潘德鑫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