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廣琺瑯有多美?當年流行世界的“中國風”原來是這樣

五一前夕,世博會博物館攜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帶來《洋瓷與華彩——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廣琺瑯特展》。展覽展出以康雍乾為代表的清代廣東産的136件/套銅胎畫琺瑯。

十七世紀晚期,畫琺瑯技術從西方傳入中國,廣州工匠將之與中國傳統工藝相融合,逐漸發展出可與西方媲美的廣琺瑯。歐洲琺瑯釉料、西方人物形象、中國繪畫技法、東方瓷器紋飾,中西兩種文明在一隻小小的廣琺瑯器上相遇。

廣琺瑯包含有畫琺瑯、透明琺瑯、掐絲琺瑯、鏨胎琺瑯等多個工藝種類。目前僅畫琺瑯得以流傳下來,其餘皆已失傳。每一件琺瑯器物都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展覽深入探究器物表面的精細圖案和裝飾,從每一處細節和每一筆勾勒之中,講述它們背後蘊含的豐富時代背景和故事。

展覽現場 李君娜攝

作為17世紀晚期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藝術形式,廣琺瑯在中西文化交流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其融匯中西的過程,也展現了當時中國與世界的貿易往來以及文化交流。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通過繪畫作品和背景解説,帶領觀眾回溯到康熙開海後的廣州口岸,感受那個時代中西文化接觸與交流的歷史氛圍;第二單元重點展示廣琺瑯的發展及廣彩的形成,觀眾可看到廣琺瑯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痕跡,尤其是中國繪畫技法在琺瑯工藝上的應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第三單元則講述廣彩回流到西方後對世界的影響。

觀眾在這一“小而美”“小而深”的展覽中,得以探索中西交流的歷史痕跡,同時沉浸于展品所傳遞的宮廷生活、民間生活、神話傳説與傳統習俗的多彩世界。

本次展覽還為每個單元設計了不同的主題色彩,展品融入在特定的色彩背景中,形成一幅幅愉悅感觀、觸及心靈的唯美畫面。

源自西方的“洋瓷”,融合中國工藝重新創造後,又被西方人視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華彩”。同一種器物,兩種不同的稱呼,見證了不同文明間的交往與對話,印證了“文明的活力在於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

展出的清康熙或清雍正時期的《開光西洋人物倭角杯》上,中西合璧的人物及構圖方式同時出現在這件單把小方杯上。清乾隆時期的《開光山水西洋人物圖手爐》的爐身兩側繪有歐洲港口貿易圖,以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法、全景視角描繪城市景觀。這類圖像是1720年代德國邁森瓷器早期流行的裝飾圖案,後傳至中國被瓷器和畫琺瑯器所倣繪。

清康熙或清雍正《開光西洋人物倭角杯》 主辦提供
清乾隆《開光山水西洋人物圖手爐》 主辦方提供

展品中,清乾隆時期的《折枝花卉蔬果紋提梁壺連獸足爐》尤為精緻美觀。它的造型即倣自英國銀壺。1710

年前後,銀壺已成為歐洲日常飲茶的標配。為適應歐洲市場需求,外銷廣琺瑯在器型上借鑒了十八世紀歐洲廣泛流行的銀器製品。


清乾隆《折枝花卉蔬果紋提梁壺連獸足爐》 李君娜攝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姚進莊介紹:“外銷至歐洲市場的廣琺瑯,設計融合了西方的使用習慣和中國的傳統美學,成為18世紀‘中國風’流行的重要載體,對歐洲的藝術審美産生了重要影響。”

此次特展也顯示了滬港兩地場館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樣作為文化大都市,上海的現代文化充滿活力,東西方文化在此交融,使之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香港在文化保存和傳播方面有著顯著成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所藏的廣琺瑯藏品,便是文化傳承與推廣的代表。上海與香港在文化資源上的共用,能夠為兩地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世博會博物館長劉文濤表示,“世博館本身具有促進國際交流的使命,可以説是基因決定,中西融合一直是我們的一個特色辦展方向。此次有幸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作,以廣琺瑯這一特殊載體,繼續將文化交流的概念做深入研究和展示,加深觀眾對文化交流多樣性和可能性的理解。”

本次展覽在世博會博物館1號臨展廳展出,將持續至7月21日。

題圖:李君娜攝


責任編輯:高思琪

zh

網站聲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