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青年藝術家蔣正楊,重塑新空間

一道門,一扇窗,一隻畫框,分列于不同的空間,層層疊疊。透過它們看過去,是同一叢綠植,鬱鬱蔥蔥。

被橫切成三格的玻璃窗,中間是實墻,窗外的樹木是淡藍色的,像是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月光。窗戶間立著一根木桿,格外突兀。

這是青年藝術家蔣正楊最新個展“空間映像:從形象到符號的探索——蔣正楊作品展”中展出的兩幅作品。該展于4月6日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開幕,將持續至2024年5月3日。

“這些作品都是從空間出發,通過鏡像、解構、重塑等,建構出一個新空間景觀。通過這些畫面,引發一些思考,比如我們看到的,是事物本真的樣態,還是他人營造的一種假像?”在展覽現場,蔣正楊對人民文娛記者説。

這些年,她的創作一直在尋求變化和創新,“這次個展其實是我近兩年對生活、對社會的感知和思考,也算是一個階段性的小結”。

4月6日,“空間映像:從形象到符號的探索——蔣正楊作品展”開幕。

虛實交織的新空間

在成為職業畫家之前,蔣正楊學了7年設計——本科畢業于同濟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後留學義大利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在房地産公司從事設計管理工作。這樣的學術背景和工作經歷,讓她的繪畫天然地帶有設計的視角。

“這次展覽的主題‘空間映像’,離不開我之前的學習和工作經歷。空間成為一個載體,在創作時加入我的一些有關社會的、文化的、生活的、價值觀念的哲思。”蔣正楊説。她生於湖南長沙,湖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蔣正楊的祖輩就是辛亥革命元勳、武昌起義總指揮蔣翊武。回憶成長經歷,她總能感受到革命文化對自己的滋養以及紅色家風的傳承,“在這樣的影響下,我更願意去突破和嘗試一些新的東西”。

3年前,蔣正楊開始關注空間與社會活動之間的關係,並琢磨將之以繪畫作品的形式展示出來。當時,她讀法國學者居伊·德波的代表作《景觀社會》,深受啟發。《景觀社會》是德波1967年出版的作品,在書中他提出“整個社會生活顯示為一種巨大的景觀的積累”,人們在景觀社會中普遍的生存狀態——被動的接受,接受景觀的支配,接受景觀用商品對社會生活的殖民,“少數人演出,多數人默默觀賞某種表演”。

“50多年過去,德波的論斷依然不過時。商品、技術、傳媒、影像、網際網路、新媒體、資本無孔不入,再加上數字技術的急速發展,處處都能看到有意識的表演、作秀,被展現出來的景觀、可視的景觀及其建構起的視覺體制,包括視覺符號、視覺系統等正不斷將我們吞噬,新聞、宣傳、娛樂、廣告等,不斷地將真實轉化為虛擬影像。我們接受的資訊、內容很豐富,但真假難辨。”蔣正楊説,在這樣的語境下,人類生存的範圍從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融合,從而衍生出虛實交織的新空間。

這次展出的“有關空間”系列、“空間景觀”系列、“空間折疊”系列、“系統暴力”系列等,正是在探索這種“新空間景觀”。

在“有關空間”中,有窗、有門、有墻、有畫框,亦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在“空間折疊”中,各式各樣的建築空間堆積在一起,但錯落有致,其間有樹木、綠植等,從空隙中向外生長,充滿生機;

在“系統暴力”中,層層疊疊的空間中,分佈著各種抽象符號,有的自由伸展,有的互相纏繞。

“蔣正楊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現代設計,呈現出波普化視覺特徵,展現出結構之美,並植入了強烈的當代觀念,融入生活暢想與夢幻意識,有著強烈的超現實意味。”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秘書長、策展人楊衛在看完展覽後評價説。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傅謹則表示,“從蔣正楊畫作中,我窺見了她對生活的熱愛與溫暖。這正是她畫作獨特價值所在——以生活的熱情與暖意,追求抽象藝術表達”。

對蔣正楊來説,繪畫更像是一種思考和生活的方式,需要與觀眾産生共鳴、與時代有所呼應,“我們生存的空間已經被重構,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這就需要我們有所警惕,不能沉溺于景觀光怪陸離的幻像之中,要多思考,多反思”。

意外闖進“水彩世界”

蔣正楊最先接觸的繪畫形式是水彩。如今回憶起來,她覺得“挺意外的”。

她從小學畫畫,高中時為了藝考還專門練習了一段時間的水粉,但真正系統性地去鑽研水彩的時間並不長。後來,她考入同濟大學,在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學藝術設計。一次偶然的機會,蔣正楊從一位前輩老師口中得知,學建築的學生通常都會畫水彩。

“通過畫畫的方式去吸收設計的養分,在作畫的過程中觀察自然、觀察你面對的建築,會發現很多資訊。”此後,她便開始學習水彩畫。平日裏要上課、讀書,集中練習水彩只能等到寒暑假,一練就是3年。

慢慢地,蔣正楊喜歡上了這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每到一處,隨時隨地作畫,畫鄉間民居,畫山川河流。後來讀研究生時去歐洲交換學習,她也是走到哪都會帶上水彩工具。但讀書期間,蔣正楊並沒有想過把畫畫作為自己的職業或者事業。“只是作為設計的一個補充,又是自己很喜歡的一種方式。”

蔣正楊到處走,到處畫

2014年,她畢業後進入一家世界500強的房地産公司從事設計管理,每天忙碌于各種項目,桌子上堆滿了效果圖和施工圖,時間久了,便有些疲倦,想要回歸畫畫和藝術創作。“設計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命題作文’,有很多局限性。而且大都是團隊合作,但畫畫和藝術創作不同,完全可以聽從自己內心,是件很獨立的事情,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

2016年,蔣正楊離開職場,開始全身心投入到作畫中,並開始構建自己的“水彩世界”。

她畫下一幅幅“鄉愁”。《這是昏黃煙霧中的全貌》《以為走遠了的,可纏繞它的都是回憶的形狀》《比漫長更漫長的時節》《遠行的人關閉了黑夜》,等等,每一幅畫的名字都像一首凝練的小詩。後來這一系列被集結成個人水彩畫作品集——《記憶深處的鄉愁》出版。

“故鄉之於我,饋贈的溫暖和力量,一直陪伴著離開它的日子,而每一次歸來又都被熟悉而陌生的山巒樹木、天空河流緊緊擁抱與安慰。”在她的意識裏,鄉愁更多的是用來治療在異鄉的思念。

她還曾帶著作品參加首屆中國風景水彩展,覺得主題“祖國的笑容這樣美”恰好表達了她對大地山川的情愫。

她畫上海臨港新區。國際性集裝箱碼頭、矗立在洋山深水港的國之工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五大特色産業園組成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前沿産業集群、五院三校協同發展初具規模的新興大學城等,原本繁雜喧鬧的工業場景在她的畫筆下,既是理性有序的,又是有溫度的、浪漫的。“並不是像大家所想像的那種很灰、很臟,它其實有很多這種序列的美、結構的美在裏面,房子建好之後,你是看不到這些內容的,在建造的過程中,你反而會看到它獨特的美感和詩意。”

“每每念起水彩帶我走過的旅程,只覺所有相遇過的風景都來自於時光的饋贈,都是有跡可尋的創作體驗。”蔣正楊説。

把自己扔進那未知的河流裏

平日裏,蔣正楊喜歡去各個地方寫生,每次都帶著一個寫生小本子,隨時看到什麼,就會記錄下來。

“遊客看風景會花一秒鐘把照片拍下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對這個對象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和觀察;但是當你拿出本子繪畫,你就會反覆與這個建築、這處風景做一個交流,你的思想會在此停留很久。”都靈街角一景、流淌著的小溪、鬱鬱蔥蔥的灌木、蒼茫的土地,都被她留在畫布上。她背著畫架,走過北方的深秋、隆冬的苗寨,也走過盛夏的中原、初春的南方,將所見、所感、所思一一畫下。

她也喜歡去各地看不同的畫展,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先鋒的藝術家的作品,當然那些世界級大家的作品,她也不會錯過。她還喜歡看中國傳統的畫作,比如宋畫,“我看到過有一些在很早的年代裏就畫得很抽象的東西,反而可以給現代的創作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自2013年舉辦第一次畫展算起,短短幾年間,蔣正楊已經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回顧過往,她覺得正是一幅幅作品串起了自己的成長之路。“每個階段的作品都是當時自己的感知和思考,一步步成為現在的我。”

“這次展覽,我最大的變化就是從過去注重技法,轉向了開始探索自我表達,作品中更多地融入自己觀察到的問題、自己的思考。”蔣正楊説,每一次都往前走了一步,也許看上去可能有點不一樣,“實際上它們都還是在我整個的創作脈絡之中——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鄉愁,無論是建築還是空間,都是與自我和世界在對話,並把我的內心世界以繪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傳遞給別人”。

蔣正楊曾畫過一幅作品,名字是《安心把自己放在那未知的河流裏》。在畫中,河流晦暗不明,映照著岸邊樹榦的倒影,岸那邊,灌木叢是模糊的一團,不見細裏;岸這邊,淡綠的一叢無可分辨,仿佛一團未知的迷霧橫亙在人們的面前。

如今的蔣正楊,就像畫中那樣,把自己“扔”進了那條沒有盡頭的、晦暗不明的時間之河中,不斷地往前遊,去往更遠的遠方,追趕那些未知的風景。

人物簡介:

蔣正楊,生於湖南,畢業于同濟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留學義大利,旅居荷蘭,曾任教于中央美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繫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在深圳美術館等藝術機構舉辦個人展覽,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資助,入選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出版個人作品集《記憶深處的鄉愁》等。

責任編輯:高思琪

zh

網站聲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