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劉宗瑤:探索當代生活圖像系統 反思觀看的局限性與偏見

劉宗瑤,一名生活工作于北京和倫敦的藝術家。她的作品圍繞著探索當代生活圖像系統展開,特別關注人們如何看待一幅畫既作為圖像又作為物體的過程。她的作品通過挪用和借鑒日常普遍存在的圖像,探索了觀看系統的局限性和固有偏見,促使觀眾重新思考我們所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切。

圖1:There Will Be Song, Digital print on canvas, 60x60cm,15.5x15.5cm, 13x13cm,10x10cm

在圖1這件目前正展覽于英國Gatehouse Chambers機構的作品中,劉宗瑤展示了對日常生活和藝術品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通過重新創作斯坦利·惠特尼在倫敦Gagosian畫廊展覽中的三幅畫作,她將手機相冊中的普通照片轉化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觀者在欣賞這些作品時,不禁會思考原創藝術品和現實生活中的色彩和形式之間的聯繫。這種創作方式不僅展示了藝術家對繪畫的獨特解讀,也引發了對日常生活中審美體驗的重新思考。作品中色彩和形式的對比,使觀者在藝術品和現實生活之間建立起了一種新的對話。

圖2:Painting Mask— Damien Hirst , Sewing 、found fabric、frame ,66*86*3cm

圖2的作品為Painting Mask系列之一,劉宗瑤突出了藝術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再現和功能屬性的重新思考。她選擇了在裝飾圖案市場上備受青睞的藝術家:達明赫斯特和草間彌生。購買了一些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些作品繪畫風格的織物作為材料,把它們重新挂在墻上,就像挂一幅畫一樣,將圖像重新賦予了藝術品的身份。這種作品不僅具有裝飾性,還包含了藝術家對藝術品與日常生活關係的深刻思考。

圖3:#Ins Color Field Painting ,Acrylic on canvas, 3.5x2.5cm
圖4: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Silk-screen printing on paper ,Dimensions variable

在圖三和圖四的作品中,劉宗瑤展示了對當代視覺體驗和數字化展覽趨勢的深刻洞察。通過重新演繹馬克·羅斯科和巴尼特·紐曼的作品,以微縮的方式呈現了色域繪畫,提醒人們在數字化時代欣賞作品時觀看的重要性。這種批判性的方法強調了電子圖像或紙質列印削弱了繪畫呈現的問題,並呼籲人們重視“現場”欣賞作品的體驗。另外,劉宗瑤通過使用社交平臺上觀眾合影中的藝術作品圖像,結合絲網印刷技術重新製作了安迪·沃霍爾作品的原創版本,探索了作品與其複製品之間的關係,並重新思考了作品圖像的來源渠道和作者屬性。

不難看出,在劉宗瑤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呈現了個人對社交媒體平臺的洞見。如今,新的視覺傳播形式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她通過重新演繹和轉化社交媒體上的圖像,不僅展示了對數字化時代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藝術家對當代視覺傳播形式的靈活運用。這種對社交媒體的運用不僅是對藝術作品的傳播方式的創新,更是對藝術與觀眾之間互動關係的重新思考。通過將藝術作品與社交媒體平臺結合,劉宗瑤成功地將傳統與現代、個人與公共之間建立起了一種新的聯繫,為當代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義。

圖五:I Shop Therefore I Am,Acrylic on canvas
圖六:Photography works Φ 70cm 50cm 35cm 25cm 15cm

在另一件作品《I Shop, Therefore I Am》(圖5圖6)中,劉宗瑤將藝術家名言作為作品的標題。她選擇了芭芭拉·克魯格的口號來命名作品,旨在通過藝術品反思當代藝術商品市場和展覽的特點和影響。這幅作品以紅點作為符號,暗示著商業化藝術中“已售”的標誌。通過這種方式,劉宗瑤質疑了藝術機構的中立性,質疑了這些地方的假設功能和藝術商品系統的制度,引發了觀者對藝術商品市場和展覽的獨特觀察和批判。在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上,她做了一個行為實驗並用影像記錄。她選擇了一些非藝術品的對象,如墻上的警告標簽、釘子和翻頁手套。然後在它們旁邊貼上了紅點,暗示它們已被出售,以嘲諷在當前藝術博覽會的背景下,藝術商品的不同可能性。這件作品引人深思,通過對藝術商品市場和展覽的獨特觀察和批判,展現了藝術家對當代藝術世界的深刻關注和反思。

劉宗瑤認為,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每個人都通過手機不斷獲取資訊,審視著我們周圍的世界。

她試圖通過藝術作品反映這種資訊傳播方式對我們對世界的看法産生的影響,呼籲人們審視和思考自己獲取資訊的方式和對圖像的理解。

圖七:Let Them All Materialize,Acrylic on paper ,30x38cm

問:您希望您的作品如何促使觀眾反思藝術史、數字媒體之間不斷演變的關係,以及它們對我們對世界和自身的認知産生的影響?

劉:我嘗試通過探索不同時期藝術中的圖像概念,以及數字媒體平臺上圖像的再現和傳播方式,我希望通過我作品中挪用的相似但不同的著名藝術家的圖像符號,讓觀眾聯想到相關藝術家及在藝術史的概念。引發觀眾對這些概念之間關係的思考。我希望觀眾能夠意識到,在數字化時代,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和自身的認知往往受到媒體圖像的影響,而這些圖像又受到歷史、文化和技術的塑造。

圖八:Memories’ Shape,Screen mono-print on paper ,35x 35cm

問:您經常使用藝術家名言作為作品的標題,您能談談其背後的靈感和意義嗎?

劉:當然,使用藝術家名言作為作品的標題是我的一種創作手法。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於向那些對藝術有所了解的觀眾傳達更多的資訊和情感。藝術家的名言通常承載著他們對藝術、生活或創作理念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概括了他們對藝術的理解。將這些名言與我的作品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為作品賦予更深層次的意義,還可以向觀眾傳達我對藝術家的尊重和致敬之情。同時,這也為觀者提供了一種解讀作品的新視角,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意義和情感。同時,這也為觀者提供了一種解讀作品的新視角,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意義和情感。

問:您在藝術之旅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您是如何克服的?

劉:對我來説最大的挑戰就是藝術創作上的高要求。作品需要吸引人的視覺效果、發人深省和有趣的內容、創新與原創性。我始終保持對當代藝術和數字技術的關注,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和媒介,從中獲取靈感和啟發。其次,我注重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想,努力使作品與眾不同,體現個人風格和創意。最後,我選擇參與藝術展覽和交流活動,積極與其他藝術家和觀眾交流互動,從中獲得反饋和建議,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作品。

(作者:陳耀傑)

責任編輯:李世千

zh

網站聲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