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真是太大了!
時至今日,仍會有許多人難以清晰、準確地描述大運河和大運河文化遺産。在一些城市,運河遺跡化為早已失去實用功能的河道、碼頭、閘壩散落分佈,人們與它們擦肩而過卻常常視而不見;與此同時,各地運河兩岸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河道環境整治、通航恢復、休閒公園和生態步道建設方興未艾……此時,應該如何去理解大運河文化遺産、又應該如何去闡釋它?我前往淮安,期待這座“運河之都”能夠給我答案。
重新認識運河遺産的作用:
溝通過去,連結今天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座城市像淮安一樣如此長久密切地與大運河綁定在一起,相互影響又相互成就。淮安維繫了運河的運轉,也享受著運河帶來的財富和文化;運河的走向與暢通,也深刻影響著淮安城市的形貌和發展。
淮安非常適合去體會大運河的價值和遺産地精神。
帶著“朝聖”的心態,我來到淮安清口樞紐,它是由一系列河道、閘壩、堤防等工程共同組成的大型水利樞紐,分別承擔疏浚、維護和水文觀測功能,體現了農業文明時期東方水利、水運工程技術的最高水準,堪稱大型露天水利博物館。清同治年間,黃河結束奪淮入海歷史,改道山東入海。清口原有的“蓄清、刷黃、濟運”功能隨之消失,逐漸湮廢。
禦制重修惠濟祠碑和碼頭天妃壩石工遺址是淮安大運河遺産的代表性遺存。壩址已經考古發掘。這是洪澤湖大堤的延伸部分,過去用來抵擋洪水,如今則承擔相應的遺産展示功能。禦制碑記載了當時國家對於治理河漕的重視。二者都是世界文化遺産“大運河”的重要構成部分。
位於市區的清江閘則呈現出非常繁華的景象:醒目的標識碑和導覽牌提示人們這裡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河面上停泊著幾艘歸航遊船;若飛橋上身著漢服的青年人在嬉笑拍照;河堤上,老人在悠閒地漫步……給人的感受是:這裡的運河是“活的”。淮安賦予大運河以人氣和活力,大運河仍在影響和塑造著淮安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經2500多年的持續開鑿、疏浚和使用,大運河成為了鐫刻在大地上的可見性極強的地標。這種“可見性”在各地人們的意識中得到刻意凸顯,進而成為公共標識標記。以淮安為代表,運河畔所有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始使用相同的標識,它是由漢字“運河”組成的水紋,水紋首尾連接,連續不斷,象徵大運河延綿不斷地從歷史中緩緩流向未來。
淮安“運河之都”形象:
相容並包,攻堅克難
大運河文化遺産不再只是單純的古代水利標本,而是有著勾連古今的紐帶作用。這種古今呼應的動態過程對於闡釋遺産價值、標識歸納遺産地精神非常重要。淮安一向以“運河之都”形象示人,現在,它還是江蘇省率先導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識形象識別系統工程的城市。
淮安正在迎來新的機遇:大運河文化遺産對於中國人而言,更多化為鮮活的社會生活和認知,它仍然出現在沿線百姓生活的角落和瞬間。我相信,一座運河遺産城市真正的精神特質,一定藏在普通百姓日常的一粥一飯、一言一行中。
淮安人的飲食文化中,非常擅長做面。人們來看運河,多要特意嘗一嘗長魚面。淮安的長魚面堪稱南北融合佳品:湯底是精華,要用數十種香料和藥材慢慢熬就。淮揚菜講求精緻,於是黃鱔要仔細洗凈去骨,然後再配上北方那種寬厚勁道的麵條和各類菜碼,一碗既不同於江南、又比北方口味精細的長魚面就出鍋了。吃著香噴噴的長魚面,你會認同本地人對淮安民風的評價:“得燥濕之宜,具南北之美;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就是説,淮安居南北風氣之中,各選其優而左右逢源。如今在清江閘還能見到一面照壁,上書“南船北馬舍舟登陸”。這種相容並包的態度,恰當準確地描述了大運河上核心功能與景觀,也很好地詮釋了這座兼做運河城市和遺産城市的精神性格。
吃罷長魚面,當地的計程車司機看出我對大運河格外感興趣,便向我推薦了蘇北灌溉總渠上的“水上立交”——這是他心目中的當代淮安水運代表作。京杭大運河與淮河入海水道在這裡橫縱交匯。歷史上有超過800年的時光中,淮安都是黃河、淮河、運河的交叉節點位置,於是這裡的水工措施不僅體現了人類與大自然相互適應的智慧,還體現了人們越挫越勇的意志和攻堅克難的協同意識。進入21世紀之後,在當代治理淮河的過程中,淮安也多次處理水患。面對損失,當地農民給出的回答卻是“我們的損失是小事,淮河抗洪是天大的事。國家説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事實上,從清口樞紐到水上立交,從遺産遺址到當今科技工程,延續不變的是從“治河必先治淮”到“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傳承。正是這種攻堅克難的性格成就了淮安有別於其他運河城市的精神特質。
如果重新梳理淮安的“運河之都”形象,我會給它體現出的人類共存的“相容並包”和“攻堅克難”都投上一票。
(作者單位: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