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邢臺臨西與不同朝代的古運河打了千年交道,它曾因運河而繁華鼎盛,在歷代史志中,處處貫穿著對大運河的記憶。汩汩運河水流淌著歲月的歌謠,在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沃土,不僅傳揚著浩蕩的武風,吟唱著鄉土的弦歌,更演繹著風雨浸潤的傳奇。那一塊塊煙青色的貢磚,經歷了五百餘年曆史興衰,望得見莽莽過去,亦連接著無盡未來。
初春,田野裏一壟壟油綠的麥苗隨著微涼的清風搖擺,空氣中氤氳著泥土的芳香。驅車行駛在田間小路上,本欲一睹臨西大運河的芳容,孰料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一座孤零零矗立著的黃色土包不經意間闖入眼簾。“那是什麼?”順著我們手指的方向,臨西文史愛好者萬文禮答道:“是磚窯遺址。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為興建新都,朝廷多方徵集建材。臨西因出産優質的‘蓮花土’,又有大運河水運的便利,被朝廷欽定為貢磚燒制基地。鼎盛時期,衛運河兩岸爐窯有數百座。”
原來,臨西的風物,不僅來自運河水的潤澤,更來自泥土與烈火的淬煉。
掩映在野樹與荒草之中的磚窯遺址高3米有餘,數百年來,風雨一層一層剝蝕著它的身軀。窯外,黃土千瘡百孔;窯內,青磚煙灰斑駁;窯底,添柴的洞口猶如一張乾癟的嘴巴,訴説著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聲、流淌的時光、凝固的情感,仿佛在時空隧道中一一再現。
遠處,夕陽下的運河盪漾著金光閃閃的水波。與運河遙遙相望的古磚窯雖已寂然荒野,但熊熊窯火依舊燃燒在我們仰視運河春秋的目光裏。執著佇立的古磚窯內隱約可見燒制好的殘磚,這些殷殷守望的身影,還在靜聽當年歲月的跫音。在漢代,此地已經燒制大型建築用磚。至明朝初年,臨西創設官窯,專為故宮、十三陵及各式城門城墻等燒造貢磚。這些輝煌的歷史可從《臨清直隸州志》的記載中略窺一二。從“東、西吊馬橋,東、西塔窯,張家窯到河隈張莊”,長達30公里的運河沿岸上,“設窯192座,每座兩窯,計384窯,每年出磚4176窯,計1044萬塊”,“每窯劃定良田40畝,專供窯戶建窯、取土、存放磚坯之用,共佔地7680畝”。
據臨西縣緊鄰衛運河岸邊的陳窯村《陳氏族譜》記載,明嘉靖年間,陳氏始祖陳清與李姓人家在此立窯數座,為皇上燒貢磚。上世紀80年代初,在陳窯村發現一處窯址,發掘出城磚數位,每碼有200塊,刻有“嘉靖十四年陳清”及“嘉靖十七年陳清”等字樣。2008年12月,陳窯村迎來一群手拿鐵鍬、鐵鏟、測量工具的陌生人,他們是河北省文物局組織的考古勘探人員。在對陳窯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調查後,他們在陳窯村勘探發現明清時期燒制貢磚的窯址20座。按古代貢磚官窯規格,20座窯就佔地800畝,僅佔地面積就可以想像當時窯場的興盛場景。
禦窯業的發展,帶來了臨西的興盛與繁榮。“十里人家兩岸分,層樓高棟入青雲。官船賈舶紛紛過,擊鼓鳴鑼處處聞。折岸驚流此地回,濤聲日夜響春雷。城中煙火千家集,江上帆檣萬斛來。”在明代大學者李東陽的詩中,臨西運河兩岸的熱鬧與繁華景象撲面而來。白日,舟來人往,比肩接踵,柴薪交易,專有市場,運轉隊伍往來如梭。入夜,煙氣繚繞,燈火輝映。五百多年來,臨西貢磚經歷了“官窯萬垛青煙裊”的鼎盛,也經歷了清代以後火盡灰冷的衰落,一路走來,起伏跌宕的命運,讓人唏噓不已。
臨西貢磚燒制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陳建磊往爐膛中添木柴。河北日報記者田瑞夫攝
歷史在此留下諸多遺痕,繁華與殘跡已然牢牢焊接在一起。時移世易、斗轉星移,橫亙古今的大運河激蕩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如今,重新燃起的窯火又點燃了貢磚復興的希望。
陳窯村,運河岸邊的幾座磚窯爐火正旺。車從河堤轉下來駛進磚廠,只見一根根滾圓的木頭和一塊塊淡黃色的磚坯有序地碼放著,等待進入窯爐化身煙青色貢磚。一個臉色黝黑的中年漢子快步走來,伸出沾滿塵土的手,又不好意思地在身上蹭蹭,縮了回去。“整日與土打交道,自己都快變成‘土猴’了。”臨西貢磚燒制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陳建磊靦腆一笑。同樣是土,但土與土之間也有著千差萬別,臨西靠近黃河古河道,因泥土淤積沉澱,形成了一層紅、一層白、一層黃的優質黏土,細膩無雜質,俗稱“蓮花土”。“除了土質好,貢磚的燒造工藝也十分講究,包括選土、碎土、澄泥、熟土、制坯、晾坯、驗坯、裝窯、焙燒、洇窯、出窯等18道工藝。”為了達到復古如古的效果,陳建磊始終堅持採用傳統古法手工技藝。“選土、碎土完成後,土要過大小篩子,像濾石灰一樣,用運河水濾滿一池,再加水沉澱,去除土中的雜質,這是其他手工磚很少使用的工藝。”完全軟爛熟化的泥土還要用草苫蓋起來,靜置半月,用木棒反覆碾打、燜、醒,這時的泥軟硬適度就可以做磚坯、陰幹,入窯焙燒。
當我們一行人真正走近爐窯,瞬間便被窯火的熾熱和光芒籠罩。高大的爐窯如憤怒的巨獸,一車車磚坯被吞進窯膛,在熊熊的火焰中顫抖、澎湃,燃燒的圓木不時發出爆裂聲。在我們眼前,蓮花土以磚瓦坯的身份走進大熔爐,等待淬煉。經過七日七夜的炙烤,封窯、注水,再歷經七日冷卻、上色,方可開窯。如果天氣適宜,一窯貢磚最快也要兩個月製成。原來,製作貢磚如同釀酒,不僅需要優質的原材料與精湛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同樣必不可少。它接四季于無間,存有時間的溫度,靜穆中充滿端莊與持重,蘊含著內在的歷練和成熟。機器所制,如何比得上手工的意義。
“有人稱這種磚是會呼吸的磚。它叩之清脆,斷之無孔,堅硬如石,不鹼不蝕。”説著,陳建磊掂起一塊磚輕輕敲擊,叮噹,叮噹,一種悅耳的金屬聲響起。“玉河秋水流涓涓,舳艫運磚如絲連”,明清兩代,這悅耳的聲音隨大運河從臨西一路向京師傳遞。如今,臨西貢磚也廣泛用於全國各地的古建維修,甚至走出國門,進入南韓、日本市場。
“古老的技藝需要傳承,也需要結合現代人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經濟價值。”陳建磊在堅守貢磚傳統燒制技藝基礎上,不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