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房地産開發對運河風光破壞嚴重 建議高標準建設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建言中國運河特輯(一) ​

發佈時間: 2021-03-03 13:13:1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編者按】習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不僅僅在於大運河是運輸水道,更是傳承千年的文化動脈。建設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不僅能將大運河兩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串聯成線,成為展示江蘇歷史文化的人文走廊、生態綠廊、休閒長廊,還能以線帶面,促進大運河流域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2021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朱曉進會向大會提交《關於高標準建設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的建議》,他提出,要做好大運河整體保護、開發利用規劃和建設控制性詳規;加強運河文化的系統性發掘、研究;積極培育與運河文化相關聯的創意設計服務、文化休閒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等特色文化産業;以活動、賽事促大運河綠道建設和完善,擴大影響力。 

全國政協委員朱曉進

提案原文:

千年運河,作為線性世界遺産,數以千計的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遍佈運河兩岸,眾多古村名鎮依河而生。因此,必須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産;要深挖大運河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産內涵,文旅融合,把大運河建設成歷史文化充分彰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文體旅遊設施齊備,風景優美的文化旅遊長廊。目前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建設存在諸多問題:

一、建設與管理標準不統一,造成已建成的綠道、體育休閒公園等設施使用功能單一,未能發揮文化旅遊廊道的作用;違規違建情況和問題比較突出,運河沿岸碼頭、一些單位隨意侵佔河道岸線綠道現象突出,部分建成的綠道甚至成為附近居民小區的停車場,此外斷頭路多,通行標誌缺乏,給遊客帶來諸多不便。

二、公共文化服務和體育健身運動設施配套不足。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不應該僅僅是通行功能,所服務的對象也不僅僅是當地、本省,如何一條廊道承載文化+旅遊+體育+休閒+幼兒樂園,老中青婦幼都能健步悅騎,各有所樂,建設思路就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環境整治和道路建設上,一定要考慮日益增長的群眾文化旅遊體育消費各方面需求。

三、房地産開發對大運河風光帶景觀視覺破壞嚴重。由於歷史原因,運河風光成為房地産的賣點,一些房地産開發推進到大運河沿岸,嚴重侵蝕、破壞了大運河自然景觀;大運河流經的一些城市地段,由於歷史原因建起的高樓大廈等對大運河風光帶的整體風貌的影響和景觀視覺的破壞尤為嚴重。

為此建議:

一、加強國家層面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標準。要做好大運河整體保護、開發利用規劃和建設控制性詳規;要加強運河文化的系統性發掘、研究;綠道統一採用國際賽事標準6米寬,並統一分割騎行、步行線,有條件的地方分別建設親水步道和自行車、旅遊大巴專用道。

二、注重文旅融合,豐富産品供給。圍繞推動運河文化旅遊,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積極培育與運河文化相關聯的創意設計服務、文化休閒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等特色文化産業;以活動、賽事促進大運河綠道建設和完善,擴大影響力。

三、加強運河沿線文化旅遊基礎性服務設施建設。運河沿線各省文化旅遊、體育部門,可配合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全民健身計劃,在大運河綠道沿線,結合居民集中居住情況和周圍居民文化體育活動需求;規劃並逐步建成一批服務設施齊全、對居民免費開放的文化體育休閒配套設施,將大運河建成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齊備的文化體育旅遊休閒綠色長廊。此外要規範旅遊標識,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充分挖掘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多增加一些旅遊導引、標識和解讀,增加大運河的文化旅遊輻射面。

四、保護好大運河重要的天際線和景觀視線,景觀視覺廊道。建議對大運河景觀視線廊道及天際線進行整體保護,視線廊道內要避免出現大體量、不協調的高層建築,在條件成熟時對破壞大運河風貌的建築物逐步拆除;大運河周邊嚴格控制房地産開發建設,保證大運河水體岸線及其周邊地區的公共性與開敞性;重視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植物景觀空間上的規劃與設計,結合植物的季相變化,將不同觀賞季節的植物搭配組合形成具有時序性、節奏感和韻律感的視覺廊道景觀。

 

推薦閱讀
張寶娟調研運河大劇院建設 昨天下午,市長張寶娟專題調研運河大劇院建設情況。張寶娟強調,要建立健全運河大劇院運營管理機制,精心組建運營團隊,提升管理服務水準,最大程度發揮好運河大劇院作用。要充分挖掘運河文化資源,積極引進更多高水準、有影響力的優秀文藝作品,努力創作一批反映揚州文化、運河文化的新作品、好作品,使運河大劇院成為揚州文化事業的新亮點、文化産業的新增長點。
焦新安:高水準建設“生態運河” 服務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 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送,對長江取水口和揚州及其以北的京杭大運河沿線各省市水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東線二期工程受益面更廣,供水量更大,對水質的要求也更高。”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校長焦新安建議。
朱曉進: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 加強國家層面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標準,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
多措並舉確保春運期間船閘暢通 經統計,春運期間,中心累計出動應急保障人員209人次,共實施潛水水下搶修1次、技術保障4次、檢測保障4次,船閘水下檢查12個閘次,共出動應急保障車11部,有力保障了蘇北運河的安全暢通,高效圓滿地完成春運各項工作任務。對備品備件、車輛、船舶、發電機組等應急保障設、施設備使用、保養進行拉網式檢查,共組織安全檢查11次,累計參與60人次,落實整改安全隱患7處。2月5日,組織電氣技術人員對淮安二號船閘上游閘門運作不同步問題進行技術保障。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