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發改委: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已經基本完成

發佈時間: 2020-09-29 10:28:2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中國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27日在京透露,隨著國家發改委聯合多個部門分別編制的4個專項規劃和8省市編制的8個地方專項規劃全部正式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四梁八柱”規劃體系已經形成。這意味著,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已經基本完成。

歐曉理認為,四個專項規劃為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各專項領域工作提供了全局性、支撐性指引:

一是以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為靈魂,明確了大運河文化遺産全面系統保護的目標,堅持以文化和生態保護為引領,著力強化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能力建設,提出了強化文化遺産、依法保護等六方面主要任務。

二是以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為支撐,明確了大運河主要河段實現有水,適宜河段實現旅遊通航的目標,確定了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隋唐大運河各河段河道管護重點,提出了改善水系資源條件等六方面主要任務。

中國水利部河湖司副司長劉冬順透露,京杭大運河的現狀是,黃河以南段常年有水,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目前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的滄州城區段和天津西青城區段現狀是基本常年有水。南運河的其他河段,小運河目前基本處於乾涸狀態。

針對現狀,水利部基本思路是:近期,通過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為運河調水、引黃補水等途徑,補充南運河河北段、小運河等河段的生態取水。遠期,結合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解決南運河河北段小運河的有水問題。

三是以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為保障。明確了大運河沿線生態空間佈局和生態環境改善目標,將用水總量、水環境品質等作為約束性指標,提出了強化生態空間保護與用途管制等六方面主要任務。

四是以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關鍵,明確了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目標,將國家文化公園展示、資源開發、品牌標識等作為重點,提出了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歐曉理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會同各地各部門推動系統性遺産保護,謀劃一批重大文化項目,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共建共治共用。

推薦閱讀
淮安召開中國水工科技館、運河國際會議中心深化設計方案彙報交流會 28日下午,淮安市召開中國水工科技館、運河國際會議中心深化設計方案暨山陽湖片區開發策劃方案彙報交流會。市委書記蔡麗新、市長陳之常認真聽取方案彙報及與會專家意見,並就下一步方案深化完善和工程建設提出要求。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程泰寧介紹了方案設計情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毅主持會議,副市長趙權參加會議。
2020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開幕 國內外嘉賓線上線下展開智慧“交鋒” 連續14年共赴同一個約定。9月28日,2020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揚州開幕,世界運河城市代表聚首揚州,共議運河城市文旅産業持續繁榮發展。
水利部:正在深入研究大運河實現有水的方案 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的基本思路和具體措施是什麼?對此,水利部河湖司副司長劉冬順剛剛在今天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召開的發佈會上介紹,實現京杭大運河河道有水是大運河文物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支撐,水利部高度重視,在編制完成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保護規劃基礎上,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大運河實現有水的方案。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四梁八柱”規劃體系正式形成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27日表示,為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4個專項規劃和8個地方實施規劃目前已正式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四梁八柱”規劃體系正式形成。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