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聲音
         

蔡奇:以通州段通航為契機 把北運河打造成城市副中心金名片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27:12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徐飛鵬 武紅利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蔡奇在通州區調研時強調 以通州段通航為契機 把北運河打造成城市副中心金名片 陳吉寧李偉吉林一同調研。

9月18日上午,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到通州區現場調研檢查北運河通州段通航工作。他強調,北運河通航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首都生態文明和城市副中心建設成果的體現。要以此為契機,建設人文運河、生態運河、魅力運河,把北運河打造成為城市副中心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金名片。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一同調研。

北運河通州段計劃于2021年6月底全線通航,其中北關閘至甘棠閘段將於今年10月3日實現遊船通航。北關閘是北運河上第一座分洪樞紐工程,關係著京津冀三地防洪安全。蔡奇、陳吉寧來到北關閘、千荷瀉露橋及垂釣親水空間,察看閘站改造、河道疏浚等工作。“運河水質越來越好,魚也越來越多。”看到北京市領導來了,正在垂釣的北京市民爭相向蔡奇點讚身邊的變化。蔡奇叮囑,亮出岸線,還河於民;做好河道疏浚,提高防洪排澇能力。

隨後,蔡奇、陳吉寧乘船駛入北關閘至甘棠閘河段。運河水光瀲艷、白鷺點點,兩岸樹木蔥蘢、綠海連綿,一幅充滿田園野趣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沿途,蔡奇詳細了解景觀設計和通航進展等情況,並與北京市區有關負責同志深入討論。

蔡奇指出,通州因運河而興,城市副中心又依運河而建,運河給城市帶來了靈氣。我們必須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北運河通航就是保護、利用大運河的生動實踐。要進一步提升沿線水系景觀。加強景觀整體設計,抓好沿線綠化美化,推進五河交匯處等重要濱水景觀節點建設,讓運河四季有景,繪就林水相依、自然宜人的美麗長卷。結合運河周邊風貌和通航需求做好橋梁改造,逐步貫通親水步道,增設休閒服務設施,適當提升夜景照明。嚴格落實河長制,持續改善水環境。科學配置水資源,保障通航水量。

蔡奇指出,大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産。要做好文化這篇大文章,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涵,講好運河故事,提升文化品質,加強文化傳承,打造古今同輝的人文運河。加強“三廟一塔”周邊風貌管控和環境整治,抓好沿線重要文物保護和修繕。開發精品旅遊線路,豐富旅遊內容,注重水上安全,打造水上旅遊品牌。加強統籌,持續推進通航工作,爭取北運河通州段如期全線通航,讓市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北京市政協秘書長一同調研。(記者 徐飛鵬 武紅利)


推薦閱讀
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舉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以下簡稱“詩歌大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詩歌大會將以1+8+1的形式呈現,即通過開幕式、八大系列活動、閉幕晚會串聯起整場活動。
大運河沿線41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在淮安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41座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不同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風采與魅力。
山東啟動“非遺月” 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運河沿線城市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6日晚在濟南舉行。來自京杭大運河沿線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江蘇的5省12個城市同臺展演非遺項目,交流非遺文化。
北京運河文化帶六問之五:運河號子是非遺? 從2006年到2014年,國務院先後公佈4批共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部先後確認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專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