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益陽市河長辦:河長制助力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作者:張鵬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1-30 15:27:24責任編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益陽市始終秉承生態優先,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抓手,持續開展河道“清四亂”、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清理整治、河道保潔等專項行動,為全市營商環境打造優美生態底色,助推縣域經濟文化高品質發展。

問題導向,多措並舉抓牢重點治理。為切實恢復柘溪庫區水生態環境,我市創新治理手段,以長江流域十年禁捕為契機,多面發力全面展開水生態治理工作。一是整頓“釣魚平臺”(非法浮動設施)。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對水域內的浮動設施進行登記造冊。一方面,多渠道籌集3500萬元轉産轉業扶持資金,助力非法浮動設施自行拆解上岸。另一方面,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今年以來,組織各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近1524人次,執法船艇570趟次、查處違規垂釣人員1000余人,收繳釣竿676根,探魚設備6台,收繳活餌蝦、泥鰍1200余公斤,放生漁獲物850余公斤。二是落實庫區保潔。投入400萬元保潔經費分區域對庫區9個鄉鎮進行漂浮垃圾打撈,對柘溪庫區垃圾打撈實行社會化一體化管理,定期為庫區水體做“護理”,煥新顏。

扛牢責任,聚焦河湖四亂問題整治。今年以來,水利部、省水利廳分別向安化縣下發圖斑問題2419、329個,市縣兩級河長積極協調,全力完成了圖斑復核銷號工作。據統計,共拆除新增大棚50處,清理亂堆渣土、建築垃圾75處,補充完善佐證資料625處。由安化縣河長辦聯合多部門開展季度督查與不定期暗訪,發現立行立改問題48個,下發河長辦交辦單6個;在全縣河道範圍內累計開展常規巡查7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160余人次、在執法過程中查扣非法採砂挖機與非法運輸車輛各2台、對32家制砂場進行摸排並張貼停産封條、查辦水事案件11起,有效遏止新增“四亂”問題。

巡河保潔,維護河流清澈健康底色。2023年以來安化縣河長辦共組織推動巡河近2萬餘人次,解決河湖問題約460個。另一方面,全面落實“河長辦+專職人員+河道保潔員”一辦兩員工作機制,安化縣各鄉村兩級共聘請保潔人員2086人,各鄉鎮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落實了河道保潔工作經費。

宣傳引領,全力營造“護河有我”良好氛圍。一是在各鄉鎮主要交通樞紐設立大型宣傳欄,通過公交平臺,在縣內運營車輛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河長制宣傳標語,不斷深化河長制宣傳工作。二是結合當地人文及旅遊景點開展示範河建設,創建以水為美的旅遊景點,實現經濟發展與水環境保護兩手抓。三是不斷拓展“河小青”中心建設,市河長辦聯合團市委,在安化縣組織“河小青”“民間河長”等志願者近500名,發放《“實施河長制,保護水資源”護河志願倡議書》2000余份,開展“清河凈灘”活動50余次,累計參與近3000人次,初步形成全民參與護河行動的良好氛圍。

今後,益陽市各級河長辦將進一步提升河湖管理能力,不斷提升水域生態環境品質,用良好生態環境護航人居環境、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