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和雜交小麥的選育(1960—2000年)——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新中國農業科技

發佈時間:2019-09-11 09:54:28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朱冠楠 曹幸穗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農業科技,糧食安全,水稻雜交育種,小麥雜交育種,雜種優勢利用,超級稻栽培技術

新中國農業科研70年的經驗與啟示

農業科技要與時俱進地不斷創新

70 年來,我國以稻、麥育種技術為主導,先後經歷了傳統品種篩選、矮化育種、雜種優勢利用、細胞工程、分子育種等發展階段,實現了 5—6 次大規模品種更新換代。目前,以轉基因、基因編輯、分子標記、單倍體育種、分子設計等為標誌的現代生物技術,正在不斷完善並開始應用於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實踐中,引領生物技術産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生命科學、資訊科學與育種科學深度融合,使得作物育種跨入革命性的新階段。

農業科技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農業科技的大型項目,始終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探索跨區域、跨學科和跨部門的協同攻關模式,有效解決了不同時期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在 20 世紀 70 年代,我國成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等幾十家農業院校共同組成的“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有力促進了雜交水稻研究,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三係”配套,推動了我國糧食生産水準的飛躍。

農業科研要堅持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農業科技首先要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通過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重點科研計劃、“豐收計劃”、“星火計劃”、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社會發展科技計劃等科技計劃的實施,為實現我國農業生産和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服務。在步入新時代的今天,農業科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實現世界農業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總之,新中國 70 年來,我國培育出一大批的農作物新品種。育成農作物新品種達 20 000 余個,推動實現農作物品種矮稈化、雜交化、優質化的 3 次跨越,推廣了一批突破性優良新品種。此外,在稻、麥高産栽培種植的技術創新中,採取了多學科交叉與合作,開展了提高小麥個體和群體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産物的優化分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和應用。

通過稻、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我國糧食單産水準大幅度提高,畝産從 1949 年的 69 千克提高到目前的穀物畝産 405 千克,品種對提高單産的貢獻率達 43% 以上。良種供應能力顯著提高,良種覆蓋率達到 96%,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由 1949 年的 2 300 億斤提高並穩定在當前的 12 000 億斤以上,確保了糧食産量的持續增長。同時提升了我國種業自主創新水準,水稻、小麥生産用種 100% 是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作者:朱冠楠,南京農業大學;曹幸穗,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