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生機盎然。銅陵市郊區大通鎮的大尖山腳下,大院村迎來了重要的農時。
清明時分,在佘檢保家的姜閣裏,經煙火“淬煉”了150天的姜種被“請出閣”。近500畝姜田,一塊塊分佈在村裏的每個角落,深溝高壟,小行壟如同梳子,排排列隊,姜農們挖溝踩壟,躬身種姜。而在10多年前,這裡的姜田僅約百畝,村民收入主要來自山上的各種小礦,吃的是“資源飯”。如今小礦退隱,有著千年種植歷史的白姜,則為大院村帶來了“生態飯”“産業飯”“文化飯”,是名副其實的“寶藏”。
來自千年前的遺饋
作為銅陵白姜的發源地與核心産區,千年以來,大院村的土地滋養出一茬又一茬白姜。
銅陵素有“八寶之地”之美譽,“八寶”指金銀銅鐵錫,生薑老蒜麻,其中“一清二白”的青銅與白姜,則是核心。
銅陵白姜,頻頻出現于經典文化作品中。在《紅樓夢》第五十二回寫道“麝月又捧過一小碟法制紫薑來,寶玉噙了一塊”,這裡的法制紫薑就是指按照傳統方法用嫩薑製作的銅陵醬姜。《金瓶梅》第五十四回也寫道“西門慶來到,衣帽整潔,四個小廝跟隨……一碟糖蒜,一碟糟筍幹,一碟辣菜,一碟醬的大通薑,一碟香菌”,其所指的“大通薑”,正是産于銅陵大通鎮的白姜。
生薑起源於何處,至今尚無定論。而銅陵人耳熟能詳的則是,據史料記載,銅陵白姜種植起始於西漢,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興盛于北宋,衰落于元末明初,復蘇于清朝。
説銅陵白姜,必然繞不過大院村。大院白姜“莖紅紫、質白嫩,形為佛手,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質脆嫩,香味濃郁”,食後有“隔夜留香”之感,在北宋、明、清三度成為“貢品”。這也是千年以來,先人的智慧以及腳下的這片沃土,給大院村民的遺饋。
在大院村,家家種姜,戶戶漬姜,餐餐有姜。大院村待客,也與其他地方不同,剛落座,一杯香茶,兩碟姜,清心醒神。
“家裏祖祖輩輩都種姜。”村民鄭炳福種姜40多年,為了留住道地姜種,也為了傳承,在生薑最不起眼的年代,都沒中斷過種植,“老一輩説了,扁擔不能斷。”
種姜,就是挑起他們生計的那根扁擔。
藏寶于兩山一衝間
大院村坐落在大通鎮最北端,村莊東邊是大尖山,西邊為聞名遐邇的銅官山,呈“兩山一衝”地貌,山衝於此逐漸開闊,村子就在“衝”上,村域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山場8000畝,耕地1500畝。
山多地少,礦藏豐富,毗鄰市區,上世紀80年代,大院村的村民以及外地企業在山場紛紛辦起了小化工、小冶煉等“五小”企業,開山、放炮、挖礦,主要是金屬礦,以金礦為主,還有不少石灰石礦,用於做建材等。
“那時候山場上都是裸露的礦坑,大大小小的礦企有20多個。”大院村退休的村書記阮宜保當年也辦起了小企業,他坦承,那個時候還沒環保意識,能掙到錢改善生活就行,路面沒有硬化,拉著建材的車子開過去,粉塵滾滾,“吃的是資源飯,也是污染飯。”
1999年,村裏曾發生嚴重的硫化煙危害。“一夜之間,幾百畝的稻田,葉子枯黃,水稻減産。”經此一事,能幹的阮宜保由村民直選進入了村委,成了大院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如今村民口中的“老書記”。
種姜是大院村的傳統,村裏有不少種姜能手,但鮮姜價格低,村裏沒有加工廠,生薑沒有附加值,因而種植面積小,只是副業。當時主要勞力與人才,全部集中在礦山。
敏銳的阮宜保覺得大院村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白姜。“白姜是我們大院村的一寶啊!”2006年,阮宜保在村裏辦起了第一家白姜加工廠。
2010年開始,環保理念增強,小礦紛紛關停,人員與資金漸漸流向了白姜,白姜的種植面積由2010年以前的不足百畝,迅速上升,2012年已有近300畝。2015年,村裏投入200多萬元,對礦坑、山場進行治理、覆綠。六七年後,“光頭”山恢復鬱鬱蔥蔥。
“我們的地形與土壤,都有利於白姜種植,能種出非常優質的白姜。”阮宜保特地請來農科所的專家對土壤進行檢測,大院村的土壤富含硒鉀,正適宜白姜生長。
之後,大院村的白姜産業突飛猛進,今年種植面積已近500畝。
把農耕節氣“搬進”溝壟
4月10日上午,“姜把式”鮑雙九背起一筐姜種,帶上手鏟,來到姜田種姜。
鮑雙九種姜25年,所有的種姜經驗,都來自父輩,一代又一代,口口相傳。
“深挖起壟,切芽播種,搭棚遮陰,收穫手拔,姜閣儲種,爐火催芽”,這是大院村人都知道的二十四字口訣,也是大院白姜的“獨家秘笈”。
白姜嬌貴,喜溫怕寒不耐霜,種植時深溝高壟,壟要踩板實,以防藏水爛姜。為防姜瘟病,姜田需輪作換茬。
“白姜種植的每一步,都有講究。”鮑雙九細數每一個要領,生薑喜溫又怕曬,所以要深挖溝,積肥遮陽,姜種在溝底,“芽頭朝下,要朝南,要半躺,最好是斜靠。”姜種下後,鋪上火糞,近40釐米的高壟用來逐次培土,扶持生薑往上生長。兩三次後,溝成壟,壟成溝。
姜種下後,要從附近山上砍芭茅草搭棚以遮陽。隨著風吹日曬,芭茅草逐漸凋萎,正順應了白姜生長對日照的要求,“三分陽七分陰”轉向“三分陰七分陽”。
收姜後的芭茅草並非成了廢材,在立冬燒姜閣儲種時,芭茅草又是最好的“出汗期”燃料。
每一塊大院白姜都浸潤在千年的農耕文化與節氣的智慧裏。立春整地施肥,春風挖溝踩壟,清明“下姜閣”種植,端午時芭茅草蓋頂,白露收穫,秋風開市,立冬姜種入閣。在姜閣中被呵護整整十個節令,直至清明,再次進入生命的輪迴。
2023年,銅陵白姜獲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用“最好的”做“最好的”
2018年起,大院村的能手們將家庭作坊升級成了加工廠,産業迅速發展,如今已有加工企業近20家。近八成的家庭從事與白姜相關行業。
令阮宜保開心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留在了家鄉,加入了白姜行業,“他們有知識,有想法,有幹勁。”白姜也從一家一戶的“農産品”,變成了企業車間裏的“特色經濟作物”,成了大院村的文化符號。
4月12日,銅陵白姜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銅陵市佘家貢姜廠總經理金如林帶著中華老字號“佘家貢”姜,參加了第八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14日受邀參加了中國農科院開放日活動。
“不僅要産業化,也要品牌化。”金如林的父親佘曉明那一輩主要是種姜,金如林在做品牌化的同時,開始了白姜文化的傳播,建成貢姜文化園,設農耕體驗館、白姜技藝展示廳等。
提到大院村,必然要提到佘家,“大院”二字即來自“佘家大院”。佘氏先祖原居山西雁門,北宋被滅後,佘氏千余族人遷往長江流域,六世後遷居銅官山南麓大郎衝,數百年簪纓不絕,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佘家大院”,中心區域就是如今的大院村。
佘家耕讀數百年,將大院白姜種成了名揚天下的精品。明嘉靖年間,佘氏後裔佘敬中赴京應試中為進士後,任吏部騐封考功文選司郎中,職掌選拔官吏事,史稱佘天官,他把家鄉特産糖冰姜朝覲皇帝,白姜繼北宋之後再度榮登“貢品”寶座。
“在我心目中,大院白姜是最好的。”佘豐收是佘氏第38代傳人,“38代都種姜,從未中斷。”2018年返鄉創立了銅陵市佘農姜業有限公司,她要用“最好的姜種、最好的種植方式”種出“最好的大院白姜”。
在産品包裝上,佘豐收將白姜文化與青銅文化結合。“我的生活已與白姜融為一體,是一種享受。”佘豐收説,做姜業,是她鄉愁的歸屬。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做強大院白姜品牌,2022年,大院村成立了振院種植專業合作社,借助“合作社+農戶”合作形式,建設以白姜産業為主導,多種産業形式共同發展的規模化産業業態,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大院村黨總支書記徐振武統計了一組數據,儘管姜田需要輪作,但每年種植規模仍能穩定在近500畝,年産量70多萬公斤,村內有白姜加工企業近20家,生産糖醋姜、鹽水姜、醬姜等系列産品,年銷售額3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