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走進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木耳種植基地,只見地裏擺滿了木耳棒子,一朵朵肥碩的黑木耳破袋而出,陽光下色如墨玉、十分透亮,長勢格外喜人。村民們來回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間,忙著採摘、搬運、晾曬成熟的木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鄉村要振興,産業必先行。官橋村“兩委”通過走訪調研,依託地理環境優勢,充分利用高山氣候及優質水源優勢,堅持以“生態”提升“品質”,把週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地栽黑木耳作為産業發展對象。2023年官橋村流轉撂荒地20余畝用於地栽木耳生産,種植秋季木耳4萬棒,面積10余畝,2024年又發展10余畝春季木耳種植,預計2024年為官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增收20萬元,同時帶動周邊50名困難農戶就業。
鄉村要振興,黨建引領是關鍵。隨著官橋村地栽木耳試種的初步成功,官橋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村“兩委”班子圍繞“黨建+産業”的模式,以木耳種植基地為平臺,充分發揮各黨支部引領作用,積極動員群眾參與地栽木耳産業發展,做優村級富民産業,帶動農民增收,真正將地栽木耳産業發展成為壯大集體經濟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下一步,官橋村將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統一規劃、提高效率,擴大種植規模,積極通過木耳種植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擴大黑木耳種植規模的同時,及時填補技術指導、生産銷售等各個薄弱環節,推行基地化、規模化種植,實行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圖文/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