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春歸校園。教育領域相關的一些配套措施和方案也將在新一年裏影響學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安徽新高考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將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將聚焦農村學生的營養健康;“家門口”就業三年行動方案將引導畢業生“家門口”高品質就業。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到就業,一項項政策、法規的出臺,旨在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更公平優質的教育。
新高考改革今年首次大考
對於高三學子們來説,2024年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新高考考試以及錄取方案的實施。作為全國第四批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安徽省將在2024年6月迎來新高考改革後的首考。
與往年相比,新高考最大的改變在於考試科目模式的規定。由原先的“語文+數學+外語+理綜(物理、生物、化學)/文綜(政治、歷史、地理)”模式,改為“3+1+2”模式。具體來説,“3”為統一高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外語3科,其中數學不分文理,外語科目包括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6個語種,考生任選1個語種參加考試;“1”為考生首先從歷史、物理2門科目中選擇1門作為首選科目;“2”為考生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門作為再選科目。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國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題;其餘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題。
考生的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成績和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學業水準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含聽力)考試時長為120分鐘,各選考科目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考試時間將比改革前延長一天,由原先的6月7日、8日兩天改為6月7日至9日。
招生錄取也發生變化。普通類招生計劃按照歷史科目組合、物理科目組合分別編制,不再分文史和理工。藝、體類招生計劃不分歷史科目組合、物理科目組合。藝、體類考生可兼報普通類,普通類考生不得兼報藝、體類。高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以及選考科目考試成績,參考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時,採用“院校+專業組(專業)”(即院校專業組)方式設置志願。招生院校可根據不同專業(或專業類)的人才培養需要和選考科目要求設置院校專業組,作為志願填報的基本單位。其中,涉及考生數最多的普通類中,本科批次將不再和往年一樣分設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而是直接設置為本科提前批次、高職(專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和高職(專科)批次等4個批次。除藝術類第一批次外,其餘批次均針對平行志願未完成計劃和新增計劃,設置徵集志願,增加考生被錄取的機會。
多地長跑重回體育中考必考項
2024年,安徽部分地區將迎來體育中考的一項變化,長跑將再次回歸必考項目。目前,淮南、阜陽、宿州、合肥等地已公佈2024年體育中考方案,明確長跑將作為必考項目納入中考總分中。
據了解,近年來,省內多地將長跑作為體育中考的選考項目,不做必考要求。2023年安徽省教育廳下發《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3年初中學業水準體育與健康學科考試等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今後將由各市按照2020年之前的中考體育模式,結合實際自主研究決定中考體育考試辦法,除特殊情況外,省教育廳不再每年印發初中學業水準體育與健康學科考試指導文件。這意味著體育考試將由各市自主決定考試模式。
從已經公佈細則地區的方案來看,部分地區率先將長跑重新納入必考項目。雖然考試細則不完全相同,但都採用“1+2”模式,即長跑必考(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其他兩項為選考,滿分都是60分。從考試時間上看,都是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
其中,淮南1月24日便公佈了體育中考方案,是安徽最早公佈該方案的城市。方案明確,必考項目為男1000米/女800米跑,滿分為20分。兩項選考項目每項滿分均為20分。隨後,阜陽市、宿州市和合肥市也相繼公佈了2024年體育中考方案,必考項目為男1000米/女800米跑,滿分為30分,兩項選考項目各15分。
對於長跑重回中考體育必考項,合肥經開實驗學校政教處主任、九年級體育教師鄭軍表示,其實中長跑多年來一直是體育中考的必考項,只是近幾年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從學生的身心健康考慮,體育中考調整為九選二模式。現在將中長跑作為必考項並不是新的中考模式,而是恢復為2020年以前的模式。鄭軍認為,中長跑對於增強學生體質、加強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學生通過相關的體育鍛鍊,身體素質有明顯增強。如果取消中長跑項目,學生在校的體育鍛鍊時間勢必會有所減少,訓練的強度會有所減弱。
“無體育,不教育”,體育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已經得到充分重視。合肥經開實驗學校保證每名學生每日有大課間、體育課、體育訓練共計不少於一小時的體育鍛鍊,每月開展一次體育摸底檢測,還會針對每位學生的差異設計個性化訓練方式,以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意志品質。
農村學生營養改善有了實施細則
為提升農村學生營養狀況和身體素質,去年8月安徽省教育廳等六部門印發《安徽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新學期,我省將從供餐、陪餐、監管等多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和教育公平。
根據規定,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地區和學校須大力推進學校食堂供餐。學校食堂由學校自主經營、統一管理,不得對外承包或委託經營(含寄宿制學校食堂早、晚餐)。未建設食堂或暫時不具備食堂供餐條件的地區,應加快學校食堂建設與改造,在過渡期內可採取企業(單位)供餐,明確實行食堂供餐的時間節點,儘快過渡到食堂供餐。偏遠地區小規模學校(教學點)不具備食堂供餐和配餐條件的,在確保食品衛生和安全的前提下,可實行學校伙房供餐或家庭(個人)托餐。
學校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不得售賣高鹽、高脂及高糖食品。供餐食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的標準要求,尊重少數民族飲食習慣。供餐食品應提供營養價值較高的畜禽肉蛋奶類食品、新鮮蔬菜水果和谷薯類食品等,確保食品新鮮衛生、品種多樣、營養均衡。倡導學校食堂按需供餐,通過採取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等方式,制止餐飲浪費。
學校食堂必須在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後方可為學生供餐,嚴格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項目進行經營,嚴禁學校食堂超範圍向其他學校配餐。供餐企業(單位)要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和集體用餐配送資質。同時,每餐均應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餐費自理),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引導畢業生“家門口”高品質就業
春節過後,高校準畢業生們也將迎來就業季。我省《實施穩就業提質擴量服務“家門口”就業三年行動方案》將惠及所有畢業生,通過推動穩增長與穩就業良性互動,讓高校畢業生就地就近、“家門口”高品質充分就業,實現産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發展。
《方案》明確五項重點舉措,以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為重點群體,持續鞏固提升一産就業空間的同時,注重發揮二、三産業在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中的重要作用,強化産業、創業、就業“三業聯動”,全面展開創業安徽建設,開拓更多高品質崗位,吸引更多勞動者來皖留皖就業、“家門口”高品質充分就業,推動穩增長與穩就業良性互動,實現産業結構調整與就業結構優化協調並進。
為此,到2025年我省將持續實施人才供給提質擴量行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推進高校學科專業結構動態優化調整,推進技工強省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技工教育,每年職業學校培養畢業生40萬人、技工院校培養新技工7萬人。實施二産就業提質擴量行動,實施企業梯度引育行動,增加優質就業崗位,每年全省工業企業新增吸納就業45萬人左右,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吸納就業15萬人左右。實施三産就業提質擴量行動,支援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創業,促進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每年推動生産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新增就業崗位30萬個左右,引導數字經濟領域創造高品質就業崗位7萬個左右。
對於高校畢業生,我省將深入實施“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每年通過政策性崗位安置高校畢業生就業不少於15萬人,通過市場化崗位吸納就業35萬人左右。實施就業服務提質擴量行動。強化省內區域勞務協作,舉辦“2+N”等招聘活動1萬場次以上,引導回皖就業創業10萬人左右。深化人力資源服務業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到2025年,培育100家以上競爭力強、誠信服務的5A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根據《方案》,通過實施穩就業提質擴量服務“家門口”就業三年行動,到2025年,人力資源強省邁上新臺階,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取得新突破,高品質充分就業取得新進展。到2025年,全省專業技術人才新增60萬人以上、總量540萬人以上。全省技能人才新增90萬人以上、總量700萬人以上。技工院校畢業生留皖就業率80%以上。到2025年,全省新增高校畢業生在皖就業150萬人,省內高校畢業生留皖就業率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