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頭條要聞 > 

安徽:“長牙齒”硬舉措守護“江淮糧倉”

發表于:2023-12-12 10:24  作者:夏勝為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12月11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由省自然資源廳對《安徽省土地監督檢查條例》作政策解讀。該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違法用地懲戒更嚴、執法監督舉措更硬,用一系列“長牙齒”的硬舉措守護“千億斤江淮糧倉”。

條例立足我省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對土地監督檢查工作進行規範,共計27條。

具體如健全土地監督檢查管理體制,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監督檢查工作的領導責任進一步明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土地監督檢查協調機制,除自然資源、農業和農村部門嚴格履行土地監督檢查的主體責任外,發展改革、公安、財政、住房城鄉建設、水利、審計、林業等部門也要按照各自職責,積極配合做好土地監督檢查工作。同時,進一步壓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監督檢查職責。

完善“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工作機制,要求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加強執法資訊化建設,強化“技防”應用;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明確縣、鄉兩級分級劃分網格,加大“人防”力度,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行為;發揮村(居)民委員會“前哨”作用,落實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土地所有者的職責,引導村(居)民依法合理利用土地,對發現的土地違法行為及時上報,從源頭遏制各類土地違法違規行為。

健全省級土地督察制度,對省級土地督察制度進一步細化,明確省級土地督察的形式、方式,規定被督察對象應當履行的義務,規範土地督察權的行使方式,即對被督察對象下達督察意見書,責令其及時整改,並可以約談有關負責人,或向有權機關提出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的建議。

“耕地保護網織得更密,違法用地懲戒更嚴,執法監督舉措更硬。”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黃髮儒分析條例的3個特點。

條例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提高行政執法監督效率,保障土地執法的“硬措施”落到實處,如建立重大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和公開通報制度、土地執法查處案卷評查和違法案件統計制度等;強化監督執紀,對於“土地違法行為未依法制止的”“應當依法立案查處、無正當理由未依法立案查處的”“越權干預案件調查處理造成嚴重後果的”“其他應當追究責任的”四種情形,致使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重大損害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黃髮儒表示,將建立多方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作,突出行業監管責任和部門管理責任,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