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教育 > 

安徽:家校協作 共畫教育同心圓

發表于:2023-10-24 10:25  作者:伍靜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陳紫芊

進入10月,秋季運動會、秋季研學遊等一系列校園活動在各中小學陸續啟動,這些活動的背後都少不了家長忙碌的身影。如何做好家校社協同育人,成為學校高品質辦學必須思考的問題。

互信互助 營造健康成長環境

“這是孩子們小學階段的第一次運動會,讓人感動的事件太多:孩子們積極參與訓練,認真備賽,家長們默默奉獻,為班級每一位孩子獻策獻力。一切活動皆課程,無論什麼項目,孩子們都收穫頗豐,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引導與認可。感謝一(1)竹石班全體家長的支援與投入!”10月20日晚上,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區一(1)班班主任李玲玲發在家長群裏的一段話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在剛剛結束的秋季運動會上,班級的老師和家長們攜手讓小萌新們擁有了一次難忘的體驗,在運動中明白堅強、協作、奮鬥、拼搏的涵義。

張女士是一(1)班家委會成員之一,此次她也參與了運動會的部分前期工作,感觸頗深。“我覺得家校合作不僅僅是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在參與班級工作的同時,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也增加了了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才會有信任,從而形成家長與學校和老師之間良性的互動,助力孩子成長。”張女士説,以這次的運動會為例,表面上看似乎運動會只是孩子們跑跑跳跳,排著隊繞著操場走半圈,實際上,光是教幾十名懵懂的一年級小學生排隊形就是個體力活。班旗、班名的設計,口號的選擇,服裝、道具的訂購等,每一項都需要老師考慮到,間或還要處理孩子們在整隊過程中的矛盾、糾紛等。只有參與其中,家長才會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態,才能體會到教師日常工作的不易。另一方面,家長的助力保障也讓孩子們備受鼓舞,每個孩子都全力以赴,在運動中養成團結、拼搏等品質。

事實上,家長利用自己所能幫助孩子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一起學習成長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為了促進家校合作,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發揮家長們的行業專長,多領域、多維度地豐富學校課程體系,學校不定期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有從醫家長用心準備,從外科的發展史到脊柱外科學,給同學們帶來了豐富的醫學知識;有的從太陽能發電講起,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綠色低碳發展。此外,為了做好幼升小、小升初銜接工作,學校在暑期召開一年級、七年級新生家長會,在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尊重差異性,欣賞獨特性,成全多樣性,幫助起始年級孩子家長提前了解小學、初中教育的特點,攜手做好開學前的適應和準備,助力學子在新的學習階段健康、快樂成長。成立家委會後,在體育節等重大活動中,家長們是每個項目的安全保障員,也是孩子們的加油助威員。

“‘品質育校’離不開家長的支援與理解,離不開家校齊心協力合作。相互信任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和基礎,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是家校合作的共同目標。”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教育集團總校長陳忠好説,最完備的教育模式是學校——家庭教育,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平臺,但是成長的道路上也一定不能缺乏家長的陪伴。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影響是學校老師很難替代的。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夠真正培養出身心齊臻、德智同長、全面發展的優秀學子。

創新活動 多途並舉優化“共育”

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後,合肥一小學面向老師和家長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在問及“您認為與家長/教師溝通的最大障礙是什麼”時,有七成的教師認為是家庭與學校教育理念不同,近三成的教師認為是看學生的角度不同;而80%的家長則認為“時間不足”才是最大的障礙,還有18%的家長認為教師的主動性和態度不好也成為溝通的最大障礙。

從問卷中可以看出,當下家長們雖然在思想上重視與學校的合作,但在涉及學校的具體事務時態度有區別。對於“您認為家長應該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嗎”這一問題,20%的家長持無所謂態度。針對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目前存在的部分問題,我省各地中小學也創新家校合作活動,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結合學校辦學理念及特色資源,廣泛開展家校共育活動,搭建各种家庭教育活動平臺,為家長提供學習、活動、交流、諮詢的多類途徑。

據了解,合肥市蜀山區今年啟動“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旨在通過“家、校、社”三方資源共用、資訊共通、責任共擔、力量共聚、協同共育,構建家校社成長共同體,打造家校社共育新局面,真正實現合作共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該區將有效整合專業機構的力量,通過購買服務、開展合作研究等方式,努力實現提高家長參與教育的能力、提高教師家庭教育的指導能力,共同構建蜀山區高品質發展的教育生態。

休寧縣在10月中旬舉辦家長進校園活動,邀請2000余名教師和家長參與。包括家長進校園進課堂、家長接受專家培訓、家長接受校長指導等。各班主任多維度地向家長介紹班級情況,針對學生在校的學習習慣、能力培訓、家庭教育等方面為家長提出實用的建議。邀請心理健康專家以“知心懂心促成長,家校攜手心賦能”為主題,為家長們詳細講解青少年心理髮展特點,傳授親子溝通的方法,從而達到激發學習動力的效果。同時名校長解讀家庭教育促進法,希望老師和家長們能攜起手來,齊心協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今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淮南田家庵區則通過家校聯動,推動“雙減”工作的持續開展。班主任在家校溝通中起到主體作用,利用QQ、微信等聯繫渠道,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品質觀和人才觀,正確認識孩子成長規律和發展現狀,理性設置對孩子的期望值,積極配合支援學校和教師正確行使教育管理權利,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目前,全區53所義務教育學校已實現四個全覆蓋,即“課後服務全覆蓋、5個工作日全覆蓋、願留盡留全覆蓋、特殊延時申請全覆蓋”。

安慶市採取家校社警四方聯動,破解校門口“最後100米”護送難題。交通擁堵的學校由家長自發組成志願者隊伍,上學、放學時段協助指揮,不僅保證了孩子們上下學的安全,更增強了家校之間的互動聯繫,也拉近了家長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學校的“小交警”們則對學校門口違規停放的機動車輛張貼“溫馨告知單”,被貼單的家長會被教育規範停車。孩子們通過“小手拉大手”,將學到的交通安全知識帶給家長。

家校協同 有邊界也有融合

家庭、學校、社會良性發展的協同共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是合作過程中,如何把握好邊界與融合的尺度,也是當下學校探索的課題。這其中互信互助是促進家校之間彼此融合、相互依存的重要土壤。

合肥市望湖小學校長胡冬梅認為,家校社在育人過程中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如果責任和角色劃分不清楚,很容易産生越位問題。將家庭、學校、社區對於兒童的培養方向做好區分,這樣更加有利於在具體工作中高效落實。

以合肥市望湖小學家校社協同共育的1-3-2模式為例,1即是以學生(或兒童)為中心,3指的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區教育三位一體,2既指由家庭、學校、社區三方教育形成的內部支援(或可理解為直接支援)和由政府及社會形成的外部支援兩個系統,也指融合政府政策指導和社會專家或機構兩個支援系統,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為學生賦能,為學生服務,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在日常教學中,家校社三者分工明確,家庭對於兒童而言是養育,養育的指向是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道德品質,幫助兒童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生命觀和生活觀。學校對於學生而言是教育,教育的指向是培養兒童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兒童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在學校生活中形成人際關係的交往能力。社區對於兒童而言是協育,為兒童未來服務社會、全面發展奠定必要的實踐基礎。家校社三位一體,不越位不拆臺,互相協作,各司其責。只有這樣,家長才不會越界過多干涉學校教學,學校與家庭融合,互信互助,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