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産業 > 

亳州跑出節能降耗“加速度”

發表于:2023-10-20 13:54  作者: 王少峰、韓攀登  來源:中安線上  責任編輯:沈好好

深秋的亳州市譙城區華佗鎮大王村,藍天、白雲間,矗立著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風力電站,葉片正徐徐轉動。平坦寬闊的鄉野裏,秋風陣陣,源源不斷的光能在這裡轉化為清潔電能,通過電網輸送到企業工廠、千家萬戶。

亳州地處華北平原,風好地廣,日照充足,發展清潔能源是一大優勢。近年來,亳州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科學謀劃和推進一批清潔能源項目,包括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能項目等,不斷推動全市綠色發展。

“我們亳州現在一共安裝了57台風機,每台風機一年可以發電700萬度,一年大概能發4億度電。”協合新能源集團亳州項目公司總經理劉兆俊告訴記者,每台風機的安裝成本大約1400萬元,使用壽命可達20年。

由於亳州市的營商環境好,自然資源稟賦優越,協合新能源集團近期又在譙城區新建9台技術迭代後的新式風機。“新風機高度達170米,葉輪直徑達200多米,相同風速滿負荷運轉,單機發電量是老式風機的2倍。”劉兆俊介紹。

據了解,目前亳州全市並網風電項目21個,裝機規模151.7萬千瓦,今年以來發電16.8億度、折合標煤46.4萬噸。

在亳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記者登上廠房頂層,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擺放,充足的陽光照耀在上面,灼灼生輝。亳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穆鳳揚介紹,作為一家比較大的藥企,公司在夏季生産高峰期,電費最高時一個月能達到100萬元。為了節約能源,降低成本,2022年廠裏投資718萬元在車間、食堂、泵房房頂建設了21000平方米的光伏電站,“現在電費可以減少三分之一左右”。

“我們對全市能耗1000噸標煤以上工業企業和用電量100萬度以上商貿物流企業進行全面摸排,共摸排企業400家,經現場踏勘、可行性論證,服務指導116家企業建設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光伏項目,確保應建盡建、應裝盡裝。”亳州市發改委環境資源科科長張彥介紹,他們還積極推進戶用屋頂光伏建設和農光互補建設,千方百計發展清潔能源,向存量挖潛力,向增量要空間。

亳州是農業大市,農林生物質能資源豐富,每年農作物秸稈産量約600萬噸,如何把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近年來,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積累,亳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在渦陽縣光大綠色環保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幹料棚,記者看到,所用發電原料全是小麥秸稈、玉米秸稈和樹皮樹枝等農林廢棄物,完全取代了傳統的燃煤。

“2022年,我們電廠發出綠色電力2.2億度,處理農林廢棄物28.56萬噸,相當於節約標煤9.52萬噸,直接或間接帶動農民增收近8600萬元。”光大綠色環保生物能源(渦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克福介紹説。

在亳州市政府大院東北角,有一排不太被人注意的平房,門口挂著亳州市行政中心可再生能源站的牌子,原來,這裡就是亳州市行政中心辦公區供暖、製冷的“大腦中樞”。

“我們從旁邊芍花路污水管網中提取能量為行政中心整個辦公區域供暖或製冷,一年可節省天然氣約24萬立方米!”中能建地熱(亳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柯弋告訴記者,地下污水管網中的污水是有溫度的,冬季為12℃左右、夏季可以達到22℃左右。污水源熱泵技術就是把污水中含有的熱量提取出來,再通過熱泵機組讓這些能量實現夏季製冷或冬季供暖。換熱過程只提取水中的熱量,不會對污水産生二次污染。

據悉,亳州市行政中心可再生能源站投入使用後,整個行政中心能源使用成本下降約10%,整體能源消費量下降290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691.98噸,減排二氧化硫4.92噸,減排氮氧化物1.74噸,節能降碳效果顯著。

目前,不僅亳州市行政中心使用地熱能供能,新建的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和亳州市腫瘤醫院也將採用地熱能進行供能。亳州市人民醫院、亳州機場等一批地熱能供能項目正在謀劃推進。

從風能、太陽能到生物質能、水能,新能源快速發展,助推亳州市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4.8%,居全省第4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扣除可再生能源後,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14.3%,下降幅度居全省第1位。

“亳州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為關鍵,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積極開發風電、地熱資源,推動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逐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清潔能源消費體系。”亳州市發改委副主任縱雙園表示,預計到2025年,亳州市將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領先全省,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