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桐城市范崗鎮再生稻陸續開鐮收割,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抓緊收割頭茬再生水稻,確保顆粒歸倉,不誤二茬收成。
在范崗鎮豐虹農作物種植有限公司的水稻種植基地裏,飽滿的谷穗壓彎了稻稈,遍地鋪金。農機手駕駛著收割機在田裏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稻穗被飛快捲進。脫粒後,水稻稈被機械自動切割成碎末,均勻地撒回田裏,陣陣馬達的轟鳴聲與稻穀的沙沙聲共同奏響了秋日“豐收曲”。
在收割現場,范崗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的科技指導員吳基元,正在提供頭茬收割後田間管理的技術指導。“再生稻是水稻種植的一種模式,也就是種一茬收穫兩回的水稻。早熟中稻收割之後,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適宜的水分、養分和溫度、光照等環境條件之下,再長一茬水稻,再收一季。再生稻的主要優勢在於它第一季産量在1300余斤,第二季可以達到450斤,再生稻在割後田間管理尤為重要,收割後要在24小時內上水、促肥水耦合,促芽發育成穗;同時要查看苗情長勢,對病蟲害要及時防治,在穗期可以噴施葉面肥。”吳基元介紹道。
豐虹農作物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江虹樂呵呵地説道:“今年再生稻頭季稻比去年要增産50斤每畝左右,今天割完頭季稻之後,明天就施點肥,要比雙季稻節約很多成本,産量基本上跟雙季稻持平,每畝增效600元。”
范崗鎮近年來因地制宜探索“稻再油”耕作模式,早稻種植優質再生稻,一稻兩收,秋收後再種植冬油菜,實現“一田三收”,該種植模式具有産量高、生育期短、效益高等優點,深受廣大農戶和種糧大戶的青睞。(圖文/黃慧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