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以“信用”之名邀約26個長三角中心城市

時間:2024-06-25 15:33:54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葉凝碧

趕著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的熱浪,長三角“南大門”溫州,以“信用”之名向26個中心城市發出倡議——共建共用“信用長三角”合作成果。

溫州地處長三角聯動粵閩浙沿海城市群交匯區,是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之一。溫州與誠信的故事,是走過一段坎坷路之後,不斷創造出“美談”。

2002年,溫州率全國之先把信用確定為城市發展戰略之一,並以溫州市人大常委會決議形式將8月8日定為全國首個區域性“誠信日”。20多年來,“信用溫州”建設持續邁出堅定步伐,一批又一批“最美誠信人”接續涌現,共同構成了一個立體的“誠信溫州”,讓“誠信”成為溫州的城市核心文化,也讓“誠信為商,義利並舉”的理念在廣大商家內心生根發芽。

溫州向來以“商”聞名,民營企業眾多,在冊經營主體現有144.8萬戶。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第二個五年”的開局之年,溫州邀請長三角各“兄弟城市”和社會各界攜手將“信用長三角”打造成引領全國、接軌國際、走向世界的金名片,這份倡議別具深意。正如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的評價:“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誌著長三角三省一市信用監管和服務一體化協作開啟新階段、邁上新征程。”

“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企業興業之要、社會發展之基、城市文明之魂。”《推進共建“信用長三角”溫州倡議》從“誠信主體共育、規則標準共建、信用社會共治、誠信文化共塑”四個方面,倡議大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信用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論述,下好加快推進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一子”,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分型分類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將誠信標準、合規要求全方位融入生産經營各環節,築牢信用建設‘壓艙石’。”

“建立健全標準統一、權威準確的信用檔案,加強數據品質管理,進一步提升信用數據歸集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

“推動行政、司法、金融等領域信用數據交互共用,推廣應用基於資訊共用和大數據開發利用的信用産品。”

“推動評價結果和信用報告在經濟發展、行政管理、社會治理中的場景應用,健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修復機制……”

落實《倡議》裏這一條條具體內容,溫州已經先行準備——

在市場監管系統,溫州推進經營主體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和信用監管“一件事”整合改革,現已通過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歸集全市144.8萬戶經營主體各類信用資訊,形成“全景多維畫像”;

溫州實施新型信用監管模式,推廣應用信用風險分類模型4.0版,已有11個部門在22個重點領域實現分級分類監管;

作為國家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先行先試和浙江“企業碼”試點地區,溫州電子營業執照“企業碼”相關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目前全市累計使用“企業碼”辦理銀行業務5000余筆,國家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式溫州專區已實現13個應用場景,居全國第一。

新起點上,溫州還將通過探索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開展信用建設“一類事”服務等舉措,持續深化信用體系建設,加速共建“信用長三角”。

在長三角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邁向“新的五年”的起始之年,“信用長三角”建設為溫州“溫暖營商”再次提速。

各地各有關部門當借此東風,積極對接長三角地區的信用體系建設,結合本地實際先行先試,加強頂層設計與底層實踐的貫通,推動信用服務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吸引更多的優質資源匯聚溫州,也讓更多企業能在“信用之溫州”“溫暖之溫州”的創業創新生態裏蓬勃生長。(葉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