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泰順:一溪玉水照廊橋,兩岸人家接畫檐

時間:2024-06-14 16:06:25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薛朝煜

玉溪 泰順縣水利局供圖

玉溪,又稱莒江溪。在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的國家級生態鎮筱村鎮上,一江清秀的溪河蜿蜒而過,兩方古樸的國保級廊橋拱立其上,又有百年古村落與宗廟祠堂盤桓其間,夾以荷花池塘、繡球花海,或有非遺表演、文化展館。所謂江南水鄉,桃花源裏,不過此處勝境之一隅。

玉溪發源於泰順大平頂西北面海拔1000米的山谷,橫貫筱村全鎮,最終流入珊溪水庫。玉溪的美麗河湖段則是自石柱源起,于碇步潭止,全長共計十公里。玉溪的這十公里先經東垟村古民居群落、新厝下林宅古民居群落與文重廊橋,又經忠訓王廟、徐岙底古村落,便到了筱村鎮中心;再往西北去,就到了文興廊橋和廊橋記憶館,再西則是有著繡球花海的筱村公社。

近年來,這些項目的建設成功開展了水旅融合新篇章。對徐岙底、梨垟等古村落的修復保護,對烏衣紅粬製作工藝,木偶戲、夯土技藝等傳統文化的非遺保護傳承,對“墟裏·徐岙底”特色生態旅遊示範村的打造,對墟裏鄉舍、家庭民宿、自然教育學堂、匠人工作室等項目建設的推進,都在給村鎮人民帶來的物質生活上富足的同時,更豐富了村鎮人民的精神需求。

文重橋坐鎮南,文興橋坐鎮北,兩座廊橋以其“文”之內涵,福佑著幾百年來的鎮中學子,這份美好寓意也輻射著泰順全縣的住民乃至遊客。泰順縣正是以“重要水文化遺産調查”工作為契機,充分挖掘流域水文化內涵,因地制宜開展廊橋修護、濱水生態公園建設、民俗館打造等水文化提升工程。又特別以文興橋、文重橋“涅槃”過程為載體進行保護開發利用,建設以“國寶重生、精神永續”為主題的廊橋記憶館,並在周邊設置水文化宣傳設施5處、親水便民設施30余處,將廊橋文化與水文化充分融合作為導向,吸引了一大批遊客慕名而來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村鎮人民的幸福感與自豪感。

泰順筱村,是隱藏在大山裏的水美鄉村,其水為玉溪,其村八百年,路途遠然,卻最是現代接近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描述的居所盛景。沿著玉溪,便可到了筱村這一冷門旅遊勝地。2021年3月,泰順縣啟動實施玉溪“美麗河湖”工程,開展沿溪面貌提升及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沿河沿岸親水便民設施建設。近年來,玉溪由清變透、由透變美,不僅給筱村鎮帶來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流域環境,更為筱村鎮旅遊業奠定了良好的生態基礎。以廊橋文化為支撐點,因地制宜開展廊橋修護、濱水生態公園建設、民俗館打造等水文化提升工程;又以沿溪民俗非遺文化、古村落為切入點,成功發展了玉溪沿線的古村落旅遊觀光、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採摘、特色民宿、特色農家樂等産業,為遊客提供了集休閒、住宿、遊玩、採摘于一體的綜合化旅遊體驗。

玉溪 泰順縣水利局供圖

泰順縣玉溪美麗河湖提升工程項目實施後,有效改變了土地立地條件,增加了地面覆蓋,林草面積佔宜林宜草面積達到96.1%,水土保持率達到98.53%。污染源和坡面徑流得到有效控制,流域出口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水及以上標準,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達到100%,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項目區內建成各色水果採摘園上千畝,生態農業蓬勃發展。在玉溪被評為2023年度市級高標準美麗河湖後,筱村鎮根據泰順縣的指導統領,鄉村旅遊經濟也將得到快速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鎮人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也會得到顯著提升。玉溪幸福河湖建設的完美成功為泰順縣的水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泰順縣全域幸福河湖建設的示範樣板。薛朝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