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養鴨,人們就想起“水面養鴨水下養魚”的養殖模式,但隨著近年來環保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水庫、河流的水質因為養鴨受到污染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把鴨子趕上岸實行旱養,從而改善因養鴨造成的水質污染等環保問題是當前最值得推廣的模式。武鳴縣水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積極組織專家採取集中培訓、現場諮詢、送科技下鄉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對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和服務,推廣肉鴨旱養新模式幫助農民增收。
據了解,肉鴨旱養模式具有佔地面積少、不污染水源、飼養週期短、見效快、成活率高的優勢。通過42—50天的飼養,平均利潤在4.0元/羽左右,純利潤可達1—1.6元/羽,出欄比水鴨早3—5天,避免水質污染,經濟效益又高,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健康生態飼養新模式。
為了推廣這一助農增收的養殖新模式,武鳴縣水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先後舉辦了鑼圩鎮濟力村科技特派員養殖技術培訓、馬頭鎮黨員養殖技術培訓、雙橋鎮造慶村養殖培訓3期培訓會,培訓人數150多人次,為武鳴縣肉鴨旱養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推廣站技術員除了傳授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術,還積極組織農戶到廣西科源家禽養殖有限公司肉鴨旱養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對鴨棚舍結構佈局、飲水、排污溝設置及污水處理等方面都能實地了解,鼓勵養殖戶發展“公司+農戶”養殖模式, 幫助養殖戶發展肉鴨養殖經濟。
通過培訓、實地參觀、學習等方式,養殖戶們堅定了推廣肉鴨旱養生態養殖模式的信心,這一模式推廣迅速,目前2016年武鳴縣已發展52戶肉鴨旱養規模養殖戶,全縣規模養殖場當前存欄量18.5萬羽,欄舍面積達到88271平方米,預計年出欄110萬羽,年利潤達444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