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部分中醫服務項目價格翻倍
中醫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瑰寶。但近年來,由於一些中醫藥醫療項目定價偏低,不足以彌補成本,使得一些獨特的簡便、低廉的治療方法很少被醫療單位採用,也難以合理體現中醫人才的勞務價值和中醫藥學術、技術價值。
“目前,縣級公立醫院普通針刺5個穴位收費為8.1元,灸法一次收費12元,頸椎病或肩周炎推拿治療一次均收費20元,都屬於虧本運作。”一名資深醫療人士透露,如頸椎推拿治療技術,只有具備資質的醫生才能勝任此項工作,但是每次操作30分鐘僅收取20元,甚至不如理髮價格。雷火灸治療療效很好,但是灸條成本就30余元,收費才20元,且耗時60分鐘,做得越多越虧本。
根據新規,今後,上文提到的普通針刺、灸法、頸椎病推拿治療、肩周炎推拿治療4項中醫服務項目的價格將提高一倍,即市民前去縣級公立醫院進行頸椎病或肩周炎推拿治療,每次需付費40元。
“我覺得調整後的價格還可以接受。”馬山縣居民陳先生表示,他一直有肩周炎,痛起來就去一家盲人按摩院進行推拿治療,收費是45元一次,“其實我更希望去醫院進行醫療推拿治療,畢竟醫生都是經過正規學習後持證上崗,推拿手法和效果更信得過”。
3
以不增加患者負擔為原則
“小病忍、大病捱、重病才往醫院抬”“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這些順口溜,曾形象地道出普通群眾對生病就醫的恐懼。縣級公立醫院提高的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費用,是否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根據新規,調整後的醫療服務項目按規定納入醫保政策支付範圍,價格提高的部分按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規定予以支付,總體上以不增加參保人員個人醫藥費用負擔為原則。新農合基金支付為:調整後提高價格的門診醫療服務項目納入新農合支付範圍,按調整後的價格由新農合基金報銷70%。住院的醫療服務項目按當地新農合報銷政策執行。
新規補充要求,全區各地可根據籌資水準的變化,在確保新農合基金安全的情況下,對補償比例進行相應調整,讓農民看病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