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二中第一屆初中班60年再聚首合照(二排右三為朱襲祖,78歲)
老南寧記憶系列報道5
老街巷的記憶
初中同學六十年後再聚 回首老南寧“匆匆那年”
7月15日,南寧郊外一座度假村中,南寧二中第一屆初中畢業班,在畢業60年後再度聚首。曾經畢業照中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成耄耋老人。白駒過隙,光陰荏苒,讓這群八旬老人有些恍惚。
學生時代也許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那些穿越了百年時光的名校,則深深印刻下歷史的印記。本期老南寧記憶,讓我們跟隨這照片裏的人物,追溯屬於很多老南寧人的學生時代,聽聽那個年代的教育故事。
78歲的朱襲祖老人退休後,常常獨自走在新民路上,在南寧二中的門口停一停。看著身邊走過的一個個的孩子,他常常會不自覺地“想當年”。想起和他一起在南寧二中讀書的同學,包括那些現在和他仍有聯繫的,或沒有聯繫的……往事歷歷在目。
7月15日,在南寧二中第一屆初中畢業班的同學聚會上,一群白髮蒼蒼的老者,齊聚一堂,他們互相望著對方,眼中滿是少年時的樣子。1952年,50多名同學進入當時南寧中學(前身為“廣西省立第一中學”)讀初中,1954年左右,南寧二中單獨立校,1955年,他們作為南寧二中的第一屆初中畢業班走出校園。不少同學,一別已是60載。
朱襲祖回憶,那時新民路、民族大道附近還是郊區,學校周圍除了農田就是池塘,甚至除了中山路附近有一些水泥路外,這裡周邊仍是土路。當時班上有幾個家住亭子的同學,每天上學還要過渡,遇到風雨天,連家都回不去……
雖然條件惡劣,但在當時的人看來,能夠考上初中讀書是很“牛”的事。因為當時初中比較難考,能上初中的人不多,絕大多數人只有小學文化。所以同學們考上初中後都很努力,以至於後來絕大多數同學都考上了高中、大學,成為了醫生、工程師、教師、音樂家等。不過,當時不比現在,大學畢業生必須服從國家分配,不少同學被分配到了陜西、新疆等邊遠地區。
大家心裏清楚,在交通並不發達的過去,這樣的分別,無異於永別。1955年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偷偷抹了眼淚,他們相約,未來某年,一定要再聚首。隨著一年又一年,照片中的人走了一個又一個,也沒等到再見的一天。
這一個班級的經歷,或許是一段漫長歷史的縮影,代表著屬於那一代人的困惑和辛酸,快樂和憧憬,銘記于每一個親歷者的心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