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只有轉化成生産力的智慧財産權才能産生效益
關鍵詞:成果轉化
案例:“93%的銷售額來自於專利産品。”座談會上,桂林三金藥業智慧財産權辦公室經理熊奇淩介紹,自1993年來,企業一直重視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和運用,形成了以專利為主,商標、地理標誌、國家行政保護等多形式、立體、全面的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
目前,該企業已申請專利105件,並轉化為有效生産力,專利産品佔企業總産值和銷售額的93%以上。
對於如何將成果轉化,不少企業、部門都有好經驗。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從2000年開始發佈實施《專利工作管理辦法》,圍繞企業經營方針,開發自主産權産品,提升關鍵和核心技術。如今,柳工的大部分專利技術已廣泛應用到其主導産品上,銷售收入和利潤約佔50%以上。
在廣西藥用植物園,以科研平臺為依託,通過控股建立了“廣西華夏本草醫藥有限公司”,採取“市場+科研+企業”結合模式進行科研成果轉化,並以技術入股、股權分紅等方式,增強科技成果轉化的自主性、能動性,大幅提高了成果轉化率。
建議:只有轉化成生産力的智慧財産權才能産生效益。對於企業來説,更希望在智慧財産權保護過程中,強化專利等保護技巧和策略,利用多種智慧財産權保護形式,通過管理創新形成自身的保護特色。
專利是創新後最終表現形式,建議國家圍繞企業智慧財産權戰略結合創新戰略,出臺相應的專利鼓勵政策,包括促進制度創新、專利形成、專利轉化中涉及創新因素的每一環節,使專利的創新因素成為企業的血液,不斷促進企業發展,真正成為創新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