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中層幹部長期在同一部門或同一崗位工作、幹部動力不足、活力不強等問題,馬山縣積極探索實踐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工作,2013年通過競爭性選拔産生了76名中層幹部,有力激發幹部幹事活力。
一是引入“鯰魚”,激發幹事活力。打破“鐵交椅”,引入“鯰魚”效應,盤活人才“庫存”,2013年以來,馬山縣分別在縣直有關部門實行“抽掉板凳,全員競職”的競爭上崗模式,將30個中層正職崗位和46個中層副職崗位“抽掉板凳”,讓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展開競爭,讓一般幹部看到了通過努力實現晉陞的希望,讓現任機關的中層正副職感到不進則退的壓力,激發了幹部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使幹部隊伍源頭更加“鮮活”。
二是擺好“鏡子”,體現真實能力。為了不讓“能説會道者沾光,埋頭幹事者吃虧”,對競爭上崗的考評內容和方法進行科學設置,將“競職演講20%+面試25%+能力測試20%+民主測評10%、綜合評價15%+實績加分10%”作為競崗人員的量化考評成績,讓多面“鏡子”照出幹部的真實能力。其中能力測試、民主測評、綜合評價和實績加分等四項考評內容佔比例達55%以上,誰上誰下,真正讓工作實績説話。
三是給予“選擇”,實現人崗相適。在中層幹部競爭上崗中,提出競職者可以同時報考兩個職位,給予競職者更多的選擇。在確定擬任職務時本著適人適崗原則,根據競崗人員成績,綜合其報考志願、業務特長和平時表現,票決産生擬任人選,不僅有效避免了因同一職位優秀者過多而浪費人才現象的發生,也避免了某一職位參與人員過少而沒有競爭,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崗相適。
四是普照“陽光”,實行全程監督。競爭上崗工作由縣委組織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面試命題全部委託市級專家命題,競職演講和面試過程實行全程錄影,並邀請新聞媒體記者和幹部群眾參加現場觀摩。在競爭上崗過程做到公開競爭職位、公開競爭程式、公開競爭結果;嚴格資格審查和嚴格幹部考察;紀檢部門全程監督的“三公開兩嚴格一監督”,使競爭上崗工作全過程始終置於“陽光照耀”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