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連結
陳斯凡,指間流淌著中國夢
作為從本土走進歐洲藝術殿堂的鋼琴演奏家,陳斯凡學成歸來後,在國內舉辦過多場音樂會。記得在去年10月,他曾舉辦了一場《中國經典鋼琴作品獨奏音樂會》,音樂會走純粹“中國風”,給廣大邕城音樂愛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日前,正在忙於為8月7日師生音樂作準備的陳斯凡,在他的琴房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透露,今年的9月25日,一場以弘揚中國文化為主題的中國經典鋼琴作品音樂會又將啟動,這場音樂會將開創許多的第一次,如《梁山伯與祝英臺》會以鋼琴協奏曲的形式在廣西首演,同時,有三首在國內外作曲大賽中獲獎的廣西原創鋼琴獨奏曲也將首次亮相音樂會。此外,陳斯凡的導師、我國著名指揮家石叔誠(鋼琴協奏曲《黃河》創作成員之一)將受邀執棒指揮。
採訪中,陳斯凡多次提到對中國經典曲目的創新與弦揚,他認為在中國的舞臺只聽到外國的曲子,那是種遺憾。無論是學琴的孩童時代,還是如今桃李芬芳的教學生涯,在他內心深處一直深深駐紮著一個“中國夢”。
1
風雨無阻的藝術之路
在陳斯凡的琴房聽他彈奏,對於普通人而言也許沒有太大感受,很多人不知道,就是這樣的一間小小的琴房,卻是目前享譽世界的兩位中國鋼琴大師郎朗和李雲迪的老師親自為陳斯凡打造的,只有專業的錄音師才聽得出其中的奧妙。而那架價值不菲的絕版雅瑪哈鋼琴背後,是陳斯凡對於藝術執著追求的體現。
採訪陳斯凡期間,他的父母始終陪在左右,談起兒子的從藝之路,他們最有發言權。據陳媽媽介紹,陳斯凡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音樂天賦,“兩歲多上幼兒園,在學校聽到什麼就學唱什麼,學得很快。五六歲就開始嚷著讓我們買電子琴,一般別人用幾個星期才學下來的曲子,斯凡一個星期就能彈下來。”看準了兒子是塊料,父母把從藝之路的選擇權交給了陳斯凡,並告知他走這條路註定很難、很苦,可是年紀小小的陳斯凡卻堅定地説“不要緊,我能吃苦”。
從此,父母傾盡心血培養陳斯凡,用小小的自行車風雨無阻地接送他學琴、練琴,“只要不是發燒到40℃,我們從來沒有間斷過他的練習。”陳媽媽回憶説。經過不懈努力,1993年,陳斯凡便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廣西藝術學院附中,1996年被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免試錄取。隨後還師從金恩惠、石叔誠、淩遠、黃天東等名師學習。2001年,陳斯凡得到中國著名鋼琴教育家周廣仕先生的親薦,赴法留學。留法期間,他先後就讀于巴黎高等音樂學院和巴黎國立瑪爾梅松音樂學院,多次在國際大賽中獲獎,受到法國音樂界關注。2008年,陳斯凡回到南寧,成為廣西藝術學院鋼琴係教師,如今也是桃李天下。
2
每一場演出都有“中國情結”
留法多年卻毅然選擇回國,陳斯凡內心一直有著中國情懷,以至於他每一場演出都選擇中國經典曲目演奏。去年,他在自己的《中國經典鋼琴作品獨奏音樂會》上,就大膽嘗試演奏了《彩雲追月》《二泉映月》等大家廣為熟知的民樂系列曲目,他以高超的鋼琴技藝將中國文化相融合,使作品更充滿濃郁的中國色彩,彈奏的旋律讓廣大音樂愛好者回味無窮。今年9月25日,廣西音樂廳的舞臺上,陳斯凡將再次奏響他的“中國夢”,把更多中國經典曲目以首演的方式呈現。
據陳斯凡透露,在9月舉行的中國經典鋼琴作品音樂會上,他將演奏《天山牧歌》《侗族大歌》《桂南山音》3首廣西原創鋼琴獨奏作品,而此前這些作品還沒有在音樂會上演出過。3首作品的作者涵蓋廣西老、中、青三代作曲家,堪稱廣西原創鋼琴曲目的典範之作。其中《天山牧歌》由楊少毅創作,大管獨奏的《天山牧歌》曾連續3年在國際比賽中作為中國作品的指定比賽曲目,之後,楊少毅又改編成鋼琴獨奏作品;而鐘峻程創作的《侗族大歌》和陸麒任的《桂南山音》均取材于廣西本土音樂。
此外,這場音樂會還將邀請到一位重磅嘉賓——中國著名鋼琴家和指揮家、國家一級賞演員,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藝術家石叔誠先生。在音樂會的下半場,陳斯凡及廣西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兩部大型音樂作品——鋼琴協奏曲《梁祝》和《黃河》中,石叔誠將執棒指揮。值得一提的是,石叔成正是鋼琴協奏曲《黃河》的作者之一。此次他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傾情助陣,可謂看點十足。
陳斯凡告訴記者,包括石叔誠老師在內,他的許多導師都曾叮囑過他,無論如何要堅持將中國獨有的藝術魅力發揚光大,作為一個中國的演奏家,對於中國作品的傳播及演繹是一種使命,“在我的指間,會一直流淌著中國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