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完善政策緩解“入學難”
在發現問題之後,一些城區的教育部門也開始尋找新的對策。江南區是今年南寧市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第二多的城區,該城區教育部門今年就首次採取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聯合招生的方式。
在福德小學校園裏,南國早報記者看到長樂小學、樂富小學等附近民辦學校擺放的招生諮詢臺。江南區教育局副局長李翠香説,如果家長材料審核不過,可以直接到民辦學校報名。
據李翠香介紹,經過摸底調查,江南區今年有9400多適齡兒童將進入小學,而即使是公辦和民辦學校加起來,該轄區也僅能容納6400多名學生(公辦學校計劃招生數在5400人左右)。所以,最初教育部門也考慮過,學校一旦招滿就不再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材料。但經過討論後,還是決定只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證件齊全,全部接收材料。不過,在公辦學校滿員的情況下,有可能會由教育部門安排到民辦學校就讀。由教育局調配到民辦學校就讀的,小學每學年減免學生500元,中學每學年減免學生700元。
相關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江南區陸續新建了10個小區,但都沒有配套學校,這使得該轄區招生形勢愈加嚴峻。而且,江南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多,前些年每年還只是增加幾百人,從兩年前開始,每年都增加上千人。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入學問題,江南區已想盡辦法建學校。目前該轄區籌建、在建的學校達到10所,比如富樂小學年底將交付使用,翠湖學校已正式開工,東南小學也將在今年開工。
“要解決城市孩子和進城農民工子女入學難,關鍵在於城市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必須與城市發展相匹配。”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周可達認為,政府在城市建設規劃時,必須充分考慮學校、醫院、道路等公共設施與區域人口的配套建設。他建議,有必要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在學校、醫院等事關民生的基礎資源建設上,對規劃部門、房地産開發商提出硬性的約束和要求,以解決區域內入學、就醫難題。
南國早報記者留意到,5月23日,《南寧市房地産開發項目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條例(草案)》已提交審議,《草案》對新建小區建設學校等配套設施的問題進行了規範,要求配套設施應與住宅同步交付使用。相信,隨著各種政策的不斷完善,目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難”的問題將逐步得到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