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早上8點,雖下著濛濛細雨,南寧市中山路小學500多名小學生還是如數按時回到了學校。曬出各自家鄉春節民俗,與同學分享寒假經歷,成為新學期開學首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記者在學校門口看到,不少家長騎著電動車送孩子來到學校,狹窄的校門口井然有序。中山路小學副校長楊輝林介紹,學校60%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分佈在全國不少地方,少數民族學生特別多。寒假前,學校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要求每人製作一張小報,展示家鄉的春節民俗,開學後在各班進行交流展示,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開學首日,班主任收起學生交上來的一張張“小報”,感嘆佳作頻現。四年級的范苗苗家在內蒙古翁牛特旗,隨父母生活在南寧。這個春節她雖然沒有回老家過年,但對於蒙古族的春節傳統,她如數家珍。在親手製作的“迎春小報”上,范苗苗展示了蒙古族春節期間的食物、娛樂活動等,包括製作奶食、圍火跳舞、賽馬、套馬、射箭等。
“這些資料有的是我上網蒐集的,也有媽媽講給我聽的。去年春節我回老家過年了,對蒙古族春節的活動記憶深刻。”范苗苗説,她很樂意跟同學們分享家鄉的特色,也從其他同學那裏聽到了不少其他民族的春節傳統。
楊輝林告訴記者,民族教育是學校德育作業的重要內容,既讓學生開闊視野,提高道德修養,也有助於增強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