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畫設計圖,也看不懂圖紙,卻能用一根根木頭拼接,將一座座風雨橋和鼓樓拔地建起,提到“侗族魯班”楊似玉,大家並不陌生,這位在風雨橋上“寫”風雨的能工巧匠,是廣西第一個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昨日,記者從自治區文化部門了解到,在日前文化部公佈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廣西又有10人入選。至此,加上原來入選的前三批行業“當家人”,廣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增至26人。
這麼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説明瞭廣西傳統民俗的土壤肥沃。對於久居城市的居民來説,很多非物質文化從小沒就沒有聽説過。想了解嗎?那就看看本篇報道吧!
新增10位國家級“當家人”
與前三批相比,此次廣西入選項目門類包括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和民俗等五大類。
入選的傳承人與楊似玉一樣,都是行業中的翹楚。劉三姐歌謠傳承人謝慶良、銅鼓舞(田林瑤族銅鼓舞)傳承人班點義、瑤族長鼓舞(黃泥鼓舞)傳承人盤振松、桂劇傳承人羅桂霞、彩調傳承人覃明德、廣西文場傳承人何紅玉和陳秀芬、瑤族盤王節傳承人趙有福、毛南族肥套傳承人譚三崗、苗族系列坡會群傳承人梁炳光均成了國家級的行業“當家人”。
提到桂劇,彩調,劉三姐歌謠,銅鼓舞,瑤族長鼓舞(黃泥鼓舞),可能大家並陌生,或多或少會見過,那麼其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有什麼特點呢?
據介紹,廣西文場是一種清唱劇類型的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桂北官話地區,尤以桂林、柳州、宜山、平樂、荔浦等地最為盛行。“文場”是與清唱桂劇的“武場”相對而命名的。清代乾隆年間,江浙等地的一些説唱藝術流傳到廣西以後,逐步與桂林一帶的方言相融合,到了清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廣西文場。
瑤族盤王節、毛南族肥套、苗族系列坡會群都是地方少數民族民間的祭祖、還願等民俗活動,名字聽起來有一些奇怪的毛南族肥套,也叫“還願舞”,在毛南語中,“肥套”為還願之意,是毛南族還願等活動的總稱,整個活動內容豐富,融合了毛南族口頭文學、山歌、戲劇、舞蹈、音樂、打擊樂等藝術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