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各地涌現出了一批很有潛力的選手 本報記者賴有光攝
在新聞發佈會上,大賽導演羅鼓鳴介紹了大賽前5站海選的亮點以及南寧站海選報名情況。
亮點一:宣傳到位反響熱烈
大地飛歌品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讓大賽自一開始,就得到了區內各縣市宣傳部、文化局、群藝館和媒體記者的關注和支援,更是受到了區內眾多民歌愛好者的支援和響應。
同時,大賽組委會全方位、立體式、多手段宣傳,包括張貼宣傳海報;深入專業院校、團體、機關企事業單位發動宣傳;與當地宣傳部、文化局、群藝館、知名音樂人進入溝通推薦;通過當地人氣論壇、微網志實況播出等新穎手段保證海選人氣等。此外還充分發動基層文化站,對偏遠山寨針對性摸排,及時掌握了新鮮資源。
亮點二:選手來自“草根”階級
過去,能站在“大地飛歌”舞臺上的不是明星就是大腕;如今,民歌大賽直接把登臺機會擺在老百姓的面前。“我希望能登上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舞臺!”這是在海選現場,選手們説得最多的一句話。
從前5站海選選手報名情況看,參賽的選手既有普通的民歌愛好者,也有資深的音樂人,既有各民族村寨的歌王,也有在城市的流行樂團組合,既有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也有八九歲的小朋友,既有廣西本地選手,也有不少外省選手千里迢迢慕名而來。大賽真正做到了“無門檻、無限制,只要愛民歌都能來參賽”。羅鼓鳴感嘆道:“我真正體會到‘廣西是民歌的海洋,民歌的故鄉,是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這句話的內涵。”
亮點三:大賽青睞特色選手
“大地飛歌”品牌影響力巨大,吸引了眾多散落在民間的優秀選手登臺亮相,一批有特色的選手也脫穎而出。
羅鼓鳴介紹了前5個賽區中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選手:來自隆林的“顛羅顛羅那”合唱團,4位大姐穿著全套的嫁衣登場,演唱了原創的兩首歌曲《我家住在南盤江》、《出嫁歌》,立刻吸引了評委的眼球;一位在南寧打工、家住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的一名選手,在得知舉辦民歌大賽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報名參賽,並通知在家鄉的三位好姐妹相約百色賽區,以小組唱的形式一起參賽。
曾赴維也納表演的金城女子合唱團也趕來參賽,雖然當天合唱團只來了17個人,但她們演唱的四聲部民歌依然相當完整,在評委的要求下,又演唱了一首無伴奏的仫佬族民歌《為麼子》,清新的唱法一下就征服了評委,美妙的歌聲令人震撼。
亮點四:新民歌回歸本土
民歌大賽將藝術殿堂的大門,向老百姓敞開,最終也讓民歌回歸本土、回歸民族,引發群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民歌的熱愛,讓民歌平民化。
羅鼓鳴介紹,大賽海選以來,組委會看到的歌手,聽到的民歌,一改以往原生態山歌的印象,它曲調優美、旋律動人,歌詞質樸、時代感強,不少民歌還融入了現代和流行的元素,“這些民歌都來自最本真的生産生活,能讓我們沉醉其中;這些民歌融合了傳承和創新發展,更具打動人心的力量。可以説,本次大賽挖掘的新民歌,展示了新活力。比如桂林站的選手吳金敏,他已經發行了3張專輯,這次他與陽朔苗寨寨花阿肖朵帶來的《暖暖情意》是一首融合了侗族、苗族風格和元素的新民歌,讓人眼睛一亮”。
亮點五:媒體聚焦多方位報道
民歌大賽海選實況已通過廣西電視臺綜藝頻道播出,受到廣西人的廣泛關注。羅鼓鳴介紹,開賽以來,節目組共錄製2400分鐘的節目實況,並精心剪輯出300分鐘的節目在廣西電視臺播出。
同時,導演組積極去挖掘選手的參賽故事和感人時刻,並及時把這些動人的故事傳遞給其他的媒體,在報紙、網站、電臺和電視上進行全方位宣傳。這些海選故事也融進每週五播出的一小時的節目《海選精選薈萃集錦》。從調查結果看,海選實況收視率節節攀升,每個賽區播出均超過3%的高收視率的好成績,其中7月8日第一期節目收視率就達到了3.5%的收視高峰,這意味著每次播出全廣西至少有180萬人同時收看節目。
南寧站海選將更高更強
民歌大賽南寧站海選將於7月30日舉行,由於報名選手踴躍,選手人數不斷攀升,原定一天的海選,將延長為3天,即7月30日、31日和8月1日連續3天在廣西電視臺舉行。同時,為了方便更多選手報名,大賽組委會將從7月28日起在廣西電視臺側門(鯉灣路)設立現場報名點。
羅鼓鳴自信地説:南寧賽區未賽先熱,報名人數節節攀升,將呈現出人數更多、專業性更高、形式更豐富、比賽規格更高等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