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婆婆”
廣西民歌大賽柳州站絕對是值得回味的一站。參賽人數眾多,選手們非常重視比賽,不少人將箱底的服飾都搬了出來,可謂處處華裳艷影、環珮聲聲響。
選手 民歌改變命運
楊光春是眾多選手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她模倣自然聲響而創造出來的美妙歌聲,在久居都市的人聽來,無異於天籟之音。採訪中記者獲悉,楊光春的“來路”不簡單,早在2006年,她就和3個姐妹以組合的形式,代表廣西參加CCTV第12屆青歌賽,並且進入了全國五十強。
讓人意外的是,這位曾經在青歌賽上亮相的歌手,曾經是一名餐廳服務員,她憑藉對民歌的喜愛和努力,進入了柳州市歌舞團。柳州一位文化專家説:“唱民歌造就了楊光春,也改變了她的命運。如果不唱民歌,也許她與其他同齡人沒有什麼區別,也許現在已成為幾個孩子的媽媽了。”
被民歌改變命運的還有很多人,郭秀蓮的一生更是與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被稱為 “民歌婆婆”。她帶了幾十人到現場,都是她的“粉絲”,有的人還報名參加了比賽。
郭秀蓮每個週末在柳州江濱公園以歌會友,唱民歌、教民歌。在她的影響下,如今到公園唱民歌的人越來越多。她還將自己的作品做成歌碟,在菜市場出售。如今,一些年輕的民歌愛好者將她唱的民歌做成視頻放在網路上,聽她唱歌的人更多了。
據悉,目前郭秀蓮的“粉絲”已達30多萬,不少“粉絲”在網路留言。“沒有想到她唱民歌的本領這麼強,沒有想到民歌這麼有趣”“很親切,把肚子都笑疼了”……從網友的熱議中可以看出,不僅老年人喜歡民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民歌,喜歡上民歌。
群眾 不能錯過比賽
記者在柳州站現場,感受到了柳州人對民歌的熱愛,其實,這也是歌海廣西的一個縮影。廣西不少地方都有歌圩,如今,民歌從歌圩唱到了公園,唱到了賽場,唱到了網路,可謂無處不飄民歌。
柳州市民李文華表示,很喜歡聽民歌,經常去公園聽山歌。廣西民歌大賽柳州站,她呼朋喚友趕到現場欣賞。“這樣的大賽,當然不能錯過”李文華表示。
柳州電視臺記者宋敏説,一些柳州選手的實力很強,希望他們能夠登上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舞臺,“展示咱們柳州民歌和柳州人的風采”。宋敏表示,通過民歌大賽,廣泛地發現奇人、能人,對展示山歌、弘揚文化、繼承傳統是一種促進和推動。
柳州晚報記者帥君感嘆,歌手唱民歌,平時司空見慣,可是一上舞臺就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柳州藏龍臥虎,我為柳州驕傲”。作為柳州本地的媒體,她將會進一步去了解那些獲得pass卡的選手,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希望他們能夠登上“大地飛歌”的舞臺。
評委 民歌範圍廣泛
廣西著名音樂人小蘋果是柳州站評委中的一員,他在現場與郭秀蓮對歌,最後敗下陣來。但是他非常開心,“現在我有資本説,我敢和歌王挑戰了,整個過程酣暢淋漓。誰説民歌乏味?其實融入到民歌中,你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快樂”。
小蘋果認為,民歌的定義更廣泛了,應該允許各種各樣的民歌登上民歌藝術節大舞臺。
十分有意思的是,由於評委對民歌的定義有區別,還出現了小爭議。小蘋果認為只要是流傳在民間、能帶給大家快樂的音樂,都屬於民歌的範疇,郭秀蓮的山歌就屬於這個範疇,她的歌詞只要稍做修改就可以登上民歌藝術節的大舞臺。評委郭琛則表示,郭秀蓮的民歌還很粗糙,要經過較大的包裝和打磨,才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柳州不少專家認為,評委對民歌有了新認識是件好事情,有助於人們從各個層面去認識民歌,如果“民歌婆婆”這樣的民間歌手也能登上民歌藝術節舞臺,無疑將是一種大膽嘗試。
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走到今天,已經在全國甚至在世界造成了廣泛影響。如何更上一層樓,如何讓飛翔的民歌藝術節落地,是柳州站眾多專家熱議的話題。
專家 傳承民歌 包裝歌手
柳州市文聯副主席藍建軍建議,必須從民歌傳承的戰略眼光,培養民歌手、創作者,從體制變革上促進民歌事業的全面發展。
更多專家則從細節上為民歌的發展支招,比如強化民歌手的包裝,像包裝通俗歌手那樣請策劃專家去包裝民歌手;讓各地的音樂家協會一起參與民歌藝術節,從人才、歌曲創作等方面為民歌藝術節提供有力支援;撥出專項資金為優秀選手量身寫歌,畢竟單靠選手自己花錢去邀請專家寫歌不太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