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大龍潭藝術團侗族組合成員梁麗
柳州大龍潭藝術團侗族組合拿到柳州賽區第一張晉級卡
楊光春
從百色至河池,再到玉林、柳州,“大地飛歌·2011”民歌大賽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選手、當地群眾及社會各界不約而同地用發自肺腑的語言表達渴望登上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舞臺的願望,以及用歌聲盛讚中國綠城、中國水城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正是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魅力所在、南寧城市魅力所在。因為正是從內心高度認可,才能有這麼真情實意的話語。套用艾青著名的詩句,為什麼選手們如此盛讚南寧,因為他們真切感受到了“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綠在城中、城在綠中”的中國綠城、中國水城交相輝映的雙城形象。
南寧美不美?美。第一感覺便是“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聯合國人居獎、中國綠城、生態宜居城市……張張“南寧名片”早已聞名遐邇。如今,南寧的美不再局限于她的“綠”,南寧還掀起了中國水城建設攻堅戰,提出打造“百湖之城”的規劃,要逐步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綠在城中、城在綠中”的“中國綠城、中國水城”雙城形象。如今,“水暢、湖清、岸綠、景美”的城市核心水系景觀已初具雛形,南寧奏響了城市嬗變的華章。在柳州,人們就這樣稱讚南寧:“南寧的山,南寧的水,南寧的山水實在美”,“大地飛歌在南寧,綠城南寧多雄偉”,“綠城美,水城美,南寧景色處處美”。
南寧文化軟實力與南寧城市建設共同發展,相得益彰,這是值得南寧驕傲的。12年來,借著民歌藝術節的東風,南寧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市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南寧不僅有民歌藝術節這樣美麗而響亮的城市名片,還有碧波粼粼的百頃南湖、花草相映的邕江堤園,更有鱗次櫛比的埌東樓群、構思精巧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及與之輝映的民歌湖。南寧收穫了“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中國綠城”“全國文明城”“聯合國人居獎”等稱號,人們由此真切地感受到南寧向區域性國際城市邁進的步伐。
民歌大賽是民歌藝術節12年的一個跨越舉措,在廣西首次大規模選拔本地民歌新秀、力推民歌新作,把古老的民歌與最流行的“選秀”活動結合在一起,延伸了民歌藝術節一直以來奉行的“融合”理念。打造中國水城,是南寧繼中國綠城後的厚積薄發,把南寧城市建設空間擴大了、立體了,不僅僅是陸地上美麗的花草樹木,還包括有著無限創意空間的邕江、南湖、民歌湖、心圩江等水系。
無論是民歌藝術節還是南寧城市發展,都在嬗變中讓人驚艷。“變”是市委市政府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變”讓南寧華麗轉身,“變”贏得南寧、贏得世界的關注和稱讚。
綠城風采傾倒龍城 民歌選手盛讚南寧
“首府南寧漂亮多,滿城花樹滿城歌。牽手東盟結碩果,社會和諧民安樂”。這並不是誰刻意説出的吹捧的話,而是普通老百姓的心聲。因為它是一名山歌手發自內心唱出來的一首歌。唱這首歌的人叫郭秀蓮,也被人稱為“武宣婆”或者“民歌婆婆”。
擁有和“民歌婆婆”一樣想法的歌手不少。68歲的黃伯也用山歌表達對南寧的讚美,歌中唱道“聽説南寧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一年一次民歌節,登臺唱出我心願”。質樸的歌詞表達了山歌手真實的想法。
葉新宇是柳州人,他在當地一家銀行工作,因為喜歡音樂,這次也參加了比賽。他在南寧讀的大學,在廣西藝術學院讀書時,就以群眾演員的身份參加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我在廣西藝術學院學的是音樂教育,因此對南寧還算了解。一方面,南寧很繁華很氣派,有大都市的氣質;一方面,它很有文化氣質,舉行過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大型文化活動,非常了不起”。
不僅參加廣西民歌大賽的歌手對南寧不停稱讚,連報道這次活動的柳州記者也對南寧讚不絕口。柳州晚報記者帥君畢業于廣西大學。她認為,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對文化項目抓得很好,通過大地飛歌廣西民歌大賽把各個地方的民歌選手聚集到一起,傳承了傳統文化,保護了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同時,她表示,“南寧是綠都,綠化做得很好。一年四季都是綠色,感覺非常舒服。同時,交通也很便利,買東西很方便,非常適合居住和購物。再則就是,南寧聚集了很多人才,是一座未來發展前途很美妙的城市”。
柳州大龍潭藝術團:我們第一個晉級
千百年來,侗族人始終篤信一個道理:“飯養身,歌養心”,這一觀點將侗族人的“歌”提升至精神需求的層面。因此,在侗族,能掌握數百首歌曲、能教授人們唱歌的歌師,是最有學問、最受尊敬的職業。
柳州大龍潭藝術團侗族組合是當天比賽第一個獲得晉級的。舞台中,組合站成一列,兩邊是女生,中間是男生,侗族的服裝,鈴鐺飄響;嘴巴一張,聲如天籟。很快,第一張晉級卡到手。跟苗族一樣,侗族歷史上沒有文字,擅長歌舞的侗族用唱歌的方式教育後代。
這些男生、女生年紀不大,最小的才15歲,最大的二十齣頭。他們來自貴州和廣西。問他們想不想家,這些孩子異口同聲“想”就一個字,實在得讓人憐愛。採訪在記者們即興地問話中展開。問幾個被評委批評的女生服氣不?女孩子回答:“不服。”問這些孩子離開家鄉習慣不?他們説:“習慣了,大家都吃辣的。”
20歲的梁麗來自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這個農民的女兒從小在大山長大。苗家兒女天生麗質,能歌擅舞,後來她進入柳州的一所舞蹈學校學習,然後進入到大龍潭藝術團。“學苗族和侗族的歌舞,在這個團體,我們感到很快樂,因為我們學到了很多民族的藝術,懂得了世界原來如此精彩!”
楊光春:從服務員到民歌小天后
在當天的比賽中,楊光春是引人注目的一個歌手。她美如天籟的聲音一下就將評委鎮住了。誰會想到,這個姑娘幾年前還是餐廳的一位服務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路唱到中央電視臺青歌賽舞臺,成為當地民歌小天后,如今又在廣西民歌大賽的舞臺綻放出絢麗的光芒。
侗族人天生就會唱歌,以歌傳情,他們一齣門就聽到歌聲,因此不用專門學也會唱歌。在侗族歌聲的熏陶中長大的楊光春説,侗族大歌很好聽,如今侗族大歌唱出了名堂,飛向了全國甚至世界。
楊光春十幾歲時,就被錄取到廣西柳州的龍潭藝術團工作,在侗寨裏表演侗歌。同時,她也是餐廳的服務員。她一邊做服務員,一邊不忘練習唱歌。每個月發工資後,她就陸續把歌碟、話筒、音箱買來,不斷練歌,經過努力,她進步很快。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領導聽她的歌聲很美,就鼓勵她參加單位的歌咏比賽,沒有想到,她一唱就得了一等獎。再後來,她調進了柳州市歌舞團,擔任侗族大歌的領唱。
楊光春加入柳州市歌舞團的幾年中,歌舞團為了保證她演唱的“原生態”,不讓她唱別的,專唱侗族大歌,理由是怕她的歌聲變味。這種重視,讓楊光春倍感自信。“也有人建議我去拜師學唱歌,但是我沒去,因為一去可能就把我的原生態唱法給毀了。”楊光春告訴記者。
楊光春的機遇很好,2006年,她和3個姐妹以組合的形式代表廣西出征,參加CCTV第12屆青歌賽,進入了五十強,但最終未能獲得大獎。這次失敗,並沒有讓楊光春退卻,在以後的青歌賽廣西賽區的選拔賽中,楊光春再次拔得原生態唱法的頭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