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壽星在開心玩牌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訊(記者李綠江 文/圖)一位年事已高的人瑞老太太,生活在一個非常溫暖的大家庭裏,享受著晚年天倫之樂的幸福,在農曆虎年,度過了她人生旅程的第106個春節。
農曆大年初三,也就是2月16日,上午10時許,經韋麗萍女士的引見,記者來到了友愛路北路一個小區裏,見到了這位名叫高秀英的老壽星。當時,老太太的二女兒,也就是韋麗萍女士的母親,正在陪老太太玩一種流行于桂北地區卻與普通撲克有所區別的紙牌。
這是一套位於三樓的兩室一廳的普通民居。房間不大,卻是潔白的墻面,木質地板,擺設簡樸,收拾得非常乾淨整潔。雖是正值春節,但屋內沒有刻意地去張燈挂彩,依舊素雅;只有擺在茶几上的兩三碟糖果、瓜子和蘋果,才昭示出這個家庭對民俗節日的守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而這也很符合老人家喜靜不喜鬧的心態和生活節奏。
進了家門,老太太首先給記者一個小封包,算是依照民俗,長輩給晚生後輩的“利市”。老太太頭戴針織毛絨帽,身著乾乾淨淨的羽絨保暖褸,話雖不多,但精神狀態很好,非常恬淡、平靜而慈祥。別看老人家上了年紀,並不常出門,卻還能拄著拐杖慢慢上下樓;玩紙牌也不含糊,每天上下午各玩紙牌一次,每次不過一個小時,卻是贏多輸少——看著老太太怡然而專注地與家人玩紙牌,真的是一種非常溫馨的情感享受。
高秀英老太太是桂林人,出生於1904年,和祖國一樣,老太太走過了艱苦崎嶇的一百多年歲月:她總共生育並撫養4個兒女成人,其後又帶大了8個孫輩;在曾經有過的艱難歲月裏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操持著一個大家庭——中國婦女母愛的偉大,由此可見一斑。
現在,老太太的兒孫輩,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加起來,已經多達30多位。而且,也正由於老太太一輩子的善良和含辛茹苦,兒孫輩們深受熏陶,個個都對老太太無比的孝順,都爭著要親自侍候老太太的生活起居,以至於老太太要住到哪個兒孫輩家,居然還要開家庭會議一起來討論;而拍板決策的前提只有兩個——首先要看住在哪才“最方便”,其次要老太太“自己願意”。
老太太有三女一兒,大女兒、二女兒家在南寧,兒子和小女兒家在桂林。自從老太太定居南寧後,不僅在南寧的兒孫輩們隔三差五就前來探望,送水果送食物,陪著老太太説話解悶,玩牌開心,在桂林的兒孫輩們也是三兩天便電話問候,間或有時間也來南寧探望。兒女4人每人每月給老太太150元生活費,從無遺忘和延誤;孫輩們只要是參加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逢年過節也對老太太多有孝順。
老太太的二女婿韋先生説,老岳母之所以高壽,關鍵之處有兩點。一是老岳母心態平和寬容,無論時日多麼艱難,生活中遇到什麼坎坷,她都能很從容地去應對——“我跟老人家相識相處40多年,從未聽見她説過一句生氣的話,無論是對兒女家人,還是對鄰居和外人——所以她只有親人和朋友,卻沒有任何‘敵人’”;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家庭才會如此的和睦友愛,相濡以沫。二是注意飲食保健。平時的衛生保暖自不必説,飲食也很重要——老人家滴酒不沾,每天早上牛奶雞蛋,中晚兩餐各一小碗葷素營養搭配得當的糊糊狀米湯羹;另外,按時休息,絕不稍有勞累——老人家有時喜歡看看電視戲曲,也是適可而止。
高秀英老太太對身外之物看得很開。儘管兒孫輩們很孝順,她本人也享受政府給予的“老壽星”生活補貼,但每逢兒孫們問她想買點什麼喜歡的物件時,她總是説,有吃有穿,就行了。所以,虎年春節期間,家人們就遵從老太太的意思,平時怎樣就怎樣,根本沒有專門為她去安排什麼“特殊的節目”。
老百姓過日子,真實而簡樸,平平淡淡才是真——高秀英老太太真是太有福氣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