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月12日電(記者詹奕嘉)記者近日走訪廣東一些政府部門和企業發現,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開通給不少中國企業帶來“走進東盟”商機。但與此同時,走向東盟的“中國製造”面臨民族保護主義的隱性壁壘、部分企業盲目惡性競爭及一些國家投資政治環境不佳等風險的挑戰。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成為中國企業的“親友團”,加強對中國-東盟自貿區的調研、宣傳和對企業的培訓,從政策和資金角度加大對企業的扶持,鼓勵行業協會發揮作用等,以幫助企業規避風險,把握商機。
——“零關稅”帶來“東盟商機”
2010年1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貿易進入了“零關稅”時期,雙方相互開放市場。東盟六個老成員國(新、馬、泰、印尼、菲、文)對中國平均關稅降至0.6%,東盟四個新成員國(越、老、緬、柬)對中國平均關稅降至5.6%。業內人士分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啟動,為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家提供了廣闊的區域性市場,也為中國企業深化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提供了戰略性機遇。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秘書處常務秘書長許寧寧舉例説,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貿易中心之一,中國企業可通過與新加坡企業的合作將産品銷往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馬來西亞具有伊斯蘭清真食品國際市場銷售認證資格,中國企業通過與馬來西亞企業的合作可將相關産品銷往全球伊斯蘭消費者市場。
一些與東盟國家有較大規模經貿往來的企業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開通意味著關稅壁壘的逐漸消失,為企業在東盟地區提供了更多商機。美的日用家電集團東盟公司總經理袁楚天告訴記者,根據自貿區內的原産地規則,只要自貿區內原産成分大於等於40%的産品就視為本地製造,可以享受區內關稅優惠,確有成本優勢,“和原先國內整機出口相比,成本會低5%-15%。”袁楚天説。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肖友元説,東南亞的市場空間很大,特別是擁有1億多人口的印尼,現在全國才有約100萬台空調。像越南這樣經濟迅速發展的國家,空調等電器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大。“相比之下,歐美和日本家電製造成本高,我們出口的競爭力比他們強。”
國內部分經濟發達地區還探索在東盟國家建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帶動國內企業“抱團走出去”。深圳市科技工貿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春説,深圳市在越南建設“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經濟貿易合作區”,重點引導電子資訊和服裝加工等産業入園投資,預計一期建成後年産總值超過250億元人民幣。
——“中國製造”應警惕三大風險
記者調研發現,一方面,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降低了中國企業與東盟企業經貿往來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中國企業要想在東盟國家開拓新市場,應警惕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因素。
一、部分東盟國家可能會出於貿易保護主義設置“隱性壁壘”。
肖友元對記者説,中國-東盟自貿區開通後會有關稅優惠,但部分東盟國家會巧立名目保護本國民族工業,比如設立消費稅或奢侈品稅,變相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
袁楚天認為,東盟國家不會公開出臺違反WTO規則的條款,但非關稅的軟性條款和技術性壁壘同樣會給中國企業造成障礙。比方説在産品的品質認證過程中,有些國家的檢驗部門可以用各種辦法拖延時間、降低效率,“本來一年可以檢驗2萬種,但卻人為設定檢驗5000種。選擇全檢還是抽檢、稱重量、驗證貨物品名、審核報關單這些細節都可以影響效率。”袁楚天説。
二、部分中國企業盲目“走出去”引發惡性競爭。
許寧寧認為,開發東盟新市場應該是有序的。目前媒體對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宣傳聲勢比較大,如果企業一轟而入、惡性競爭,甚至生産假冒偽劣産品,就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後果。許寧寧表示,“一定要牢記此前摩托車進入越南市場的慘痛教訓,由於自相殘殺、競相壓價,最終自己打敗了自己。”
袁楚天也表示,在自貿區建成的一段時間內,“零關稅”的東盟六個老成員國可能會展開殘酷的競爭。因為從以往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表現看,很多企業一“走出去”就搞惡性降價競爭,這種機會主義可能會對市場形成新的一輪衝擊,當地的經銷商和傳統的競爭格局乃至價格秩序都會洗牌。
三、部分東盟國家政局不穩、腐敗嚴重,投資環境存在風險。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曹雲華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東南亞有些國家政局不穩定,一旦出現政權更疊,對外經貿採取什麼態度很難預測。
廣東省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偉對記者説,東盟十國除了新加坡,其他國家的市場經濟都不夠規範,有些國家政府的腐敗問題相當嚴重,如果沒有足夠強的外交保護,很難完全保障企業投資的利益。
——政府應成為企業“親友團”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存在的潛在風險不能由企業一方承擔,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主動採取措施,幫助企業規避潛在的風險,成為企業把握東盟商機的“助推器”和“智囊團”。
一是對中國-東盟自貿區加強調研、宣傳和對企業的培訓,幫助企業儘快了解中國-東盟互相開放市場的時間表和商機,學習和適應貿易新規則,制定應對新變化的方案。
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副廳長朱澤南告訴記者,東盟10個成員國經濟發展水準不平衡,國內政治經濟政策和未來發展潛力各具差異。應組織專門力量與有關行業協會和有實力的企業一起開展東盟國家市場和外貿政策調研,進一步了解東盟的政策法規、營商環境、發展商機、經濟風險等資訊,並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宣傳和推廣活動,為廣東企業深度開拓東盟市場做好基礎性服務。
朱澤南還表示,為引導企業用足用好自貿區優惠政策,有關部門可通過培訓、論壇、網路等方式開展《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以及《投資協議》的宣傳推廣,重點加強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培訓工作,提高企業對東盟市場的了解和挖掘東盟市場潛力的認識。
二是從政策、資金等角度加強對企業的幫扶和支援,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企劃總監鐘雲光認為,在海外建設品牌和行銷網路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日韓企業在先行優勢下,擁有品牌、供應鏈、渠道、社會資源等多重優勢,中國企業常處於孤軍深入的境地,品牌從無知名度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需要政府建立和實施品牌建設基金,減輕品牌建設持續投入的經營壓力,提高企業資本投入的效率和效果。
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中國與東盟的行業對接。
許寧寧建議,政府主管部門應當將行業對接合作納入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工作內容,並予以重視。通過行業協會的合作促進相互了解,由行業協會組織代表團、考察團、培訓團等進行互訪,加強雙方行業協會在組織博覽會、高層論壇、專業展覽會、研討會等方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