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海往事

在歷史現場 第六集 在風暴中心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2-14

分享給站外好友

視頻地址:

把視頻貼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碼:

 



第六集 在風暴的中心

  一、"當我們望見雄偉的山脈底下一個小城的圍墻時,大圓盤似的太陽正從遠山背後落下去。這個小城就是臨潼。這小城的對面,在驪山的山坡上,在赤裸的棲息著烏鴉的樹叢中,擠集著許多廟宇的屋頂。這是有名的遊息地華清觀。三千年前,長安是中國第二大朝代的首都。這裡是發生事變的適當的背景。"這是二十六歲的紐西蘭記者詹姆斯.貝特蘭1936年初到西安時的印象。西安事變發生之後,貝特蘭經過11天的曆險,從北平出發到當時中國的風暴中心西安,連續採訪了44天,向世界報道了西安事變的真相,這次冒險使當時年僅26歲的年輕人一躍成為世界知名的記者。

  二、1936年這個冬天,一個個風雲人物走在這裡,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宋美齡、周恩來……上演一齣石破天驚的壯舉。中國未來的政治格局,從此發生根本性變化。

  三、五年前,震驚中外的9.18事變,使中國的政局日益動蕩。1935年軍事要塞山海關失陷,華北上空危雲密布。日本正在策動所謂的華北五省自治運動,試圖控制華北。

  內外交困的蔣介石和南京政府繼續對日本妥協,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失去家鄉的東北軍被調往陜西,和當地楊虎城的17路軍一起負責清剿紅軍。東北軍的首領張學良因為棄守東北而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但仍然支援蔣介石的剿共計劃。

  在陜北,紅軍剛剛經過了漫長而艱難的長征。雖然疲憊,缺少裝備,而且減員嚴重,但是這支傳奇的軍隊仍然有很強的戰鬥力,1935年9月到11月之間,在嶗山、榆林橋和直羅鎮,紅軍殲滅張學良的三個師,然後在陜北站住了腳。

  南京國防部取消了東北軍兩個師的番號,受冷落的張學良漸漸失去了對蔣介石的信心,開始接觸主張抗日救國的共産黨。1935年4月9日夜裏,張學良和周恩來在延安橋兒溝的天主教堂會面,商量如何統一抗日,並且達成了秘密休戰協議。

  作為剿共的前沿,西安成為蔣介石的關注中心,關於張學良的各種傳聞也不時從西安傳出。在這種局勢下,這座古城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四、正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個外國記者走在這裡,史沫特萊、斯諾、海倫、貝特蘭……在風暴的中心目擊了中國的風雲變幻,感受著震撼世界的瞬間。他們把新聞封鎖撕開一個個缺口,由此而成為了中國歷史演變中的積極參與者。

  五、斯諾和海倫夫婦,又一次生逢其時,在經歷了1935年冬天的一二·九運動之後,他們又率先走進了西安事件的序幕,聽到了漸次響起的前奏曲。

  六、出於對紅軍傳奇經歷的好奇,斯諾1936年6月從北平來到西安。他採訪了西北軍領袖楊虎城,還訪問了由蔣介石派來監督清剿紅軍的陜西省主席邵力子。從那裏了解到的資訊使斯諾相信,他有可能實現他採訪紅軍的計劃。

  七、6月下旬,斯諾果然獲得機會前往陜北的紅軍控制區,他是第一個採訪紅軍的外國記者。紅軍與張學良、楊虎城的軍隊達成休戰協議,使斯諾有機會在長達數月的時間裏,從容地採訪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從這次探險式的採訪中,斯諾感受到雙方的妥協與合作。1936年10月底,斯諾完成四個月的西行回到西安,他説:"我從紅色中國走出來後,發現張學良少帥的東北軍與蔣介石總司令之間緊張關係越來越尖銳了。"

  八、1936年9月底,海倫接到丈夫的來信,從北平來到西安,尋找去紅軍控制區,與丈夫匯合的機會。但是西安的局勢已經引起了南京政府的警覺,海倫無法前往陜北。

  九、在海倫看來:"西安是一座高墻圍繞的古城,城門威嚴高大,看上去像是為把長有天足的美國婦女們拒之城外而建造的。"不久,一個捕捉獨家新聞的機會來到了。在她的朋友,中共人士王林、張兆麟以及劉鼎的安排下,海倫在金家巷五號院的張公館裏採訪到了張學良。

  十、這是西安城裏一座豪華的院子,也是西安最受關注的地方。張學良這位美國女記者面前慷慨陳詞,希望通過外國媒體,向全世界透露自己抗日主張和決心。

  十一、張學良選擇海倫,這位當時西安城裏唯一的外國記者傳遞自己的聲音,是慣例也是一種策略。安危先生是海倫在年老以後認識的中國朋友

  採訪安危:與外國記者談有一個好處,大事情要告訴外界,還不知道後果是怎麼樣的情況下呢,往往想通過外國記者先捅一下,做一個試探氣球,看一看國內國際上怎麼反應,好了,他可以肯定,不好了,他可以否定,果不然,採訪了張學良之後,官方就否定這次採訪,説張學良根本就沒有接見過海倫.斯諾,根本沒這會事。

  十二、海倫預感到這次採訪一定具有世界性的價值。雖然訪問記經過了少帥的修改,但鐘樓電報局仍然拒絕發報。深知新聞時效價值的海倫決定返回北平。10月5日到達北平的當天,海倫就將採訪的內容發送給各地。海倫的文章標題是:"寧願要紅軍,不要日本人",她在文中寫道:"在中國的西京西安府,張學良少帥駐在這裡剿共的、激烈抗日的東北軍行伍中間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局面。這些軍隊原來在1931年有25萬人,如今只剩13萬人,都成了"亡國奴",想家,厭惡內戰,對南京政府對日本繼續採取不抵抗政策越來越憤慨。下層官兵中間的態度完全可以説是就要謀反了。"

  十三、海倫關於張學良和西安局勢的報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人們預感到,在千年古城裏,正悄悄的醞釀著巨大的變化。

  十四、收穫頗豐的斯諾夫婦開始在北平整理他們的見聞,他們不知道又一個難得的新聞被錯過。歷史把這次珍貴的機遇留給了另外一位外國記者,她便是艾格麗斯.史沫特萊。1929年,史沫特萊作為《法蘭克福日報》的特派記者來到上海。到1936年的時候,她在中國已經是知名的記者和作家。她的朋友宋慶齡和魯迅都建議她到西安來,尋找去陜北紅軍控制區的機會。9月份,史沫特萊接到1935年曾在她上海家中避過難的劉鼎的邀請,從上海來到西安寫作和療養。

  十五、史沫特萊住在華清池迎賓館,她對驪山下的這處療養地非常喜愛,她説:"華清宮幽深和靜謐,遠離城市,沒有上海那種令人頭痛的煩噪之聲。"但是11月底,史沫特萊和其他所有的客人都不得不離開,因為蔣介石一行人即將進駐華清池。

  十六、史沫特萊搬到西安城內的西京招待所,她對於西京招待所的印象就壞多了,她説:"西京招待所是一片水泥荒漠中建起來的一個臃腫而醜陋的建築物。"而這幢二層的洋樓在當時卻是西安城內最現代化的賓館。

  十七、關於西安的種種傳言和情報,令蔣介石非常不安,12月4日是蔣介石第四次來西安督促張、楊與紅軍作戰。為了安排新一輪的剿共,三十多萬大軍正在向潼關集結,五十余架戰鬥機和轟炸機降落在西安機場,蔣介石準備在兩、三個月內血洗陜北。

  十八、西京招待所成了蔣介石隨行高官們下榻的地方。與史沫特萊同時在這座建築裏進進出出的客人中,便增加了陳誠、衛立煌、蔣鼎文、朱紹良等數十位國民黨方面的達官貴人,傳聞他們是來取代張學良的。藍衣社的特務在西安城內活動猖獗,東北軍和17路軍中的共産黨人及其同情者的黑名單已經列好,甚至連張學良的秘書苗劍秋也因為反內戰和抗日的言論,受到通輯而離開西安。

  十九、1936年12月9日,北平學生"12·9"愛國運動一週年紀念日,西安學生舉行了空前規模的請願和遊行示威活動,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下午三點鐘,史沫特萊出現在遊行隊伍中,準備一起前往臨潼,向蔣介石請願。現在,關於當天遊行隊伍的一組照片中,很可能有幾張正是出自史沫特萊之手。遊行隊伍向西安城西十八公里的臨潼行進,張學良在灞橋附近的東十里鋪攔住了學生,再三懇求結束遊行和請願,並且承諾在一個星期之內,用事實答覆民眾。

  二十、但這時所有的人都並沒有意識到,西安這個巨大的火藥桶的引線已經點燃,張學良真的在三天后兌現了他的承諾。

  二十一、事件在12月12日淩晨爆發,史沫特萊對此毫無準備,她整夜未能成眠,聽到連射的機槍和單發的步槍。很快,她所在的西京招待所,因為居住著大批蔣介石的高級官員,成了華清池之外的另一個中心。

  二十二、史沫特萊後來這樣講述當天夜裏的騷亂情形,"我一直在房間裏來回踱步;當我聽到從走廊裏傳來的嘶啞的叫聲和激動的呼聲時,我的心臟幾乎快停止跳動了;我又聽到有人把門踢破和玻璃在地板上被砸碎的聲響;人們慌亂地走來走去,到處是腳步聲、叫罵聲……"一群士兵洗劫了史沫特萊。

  二十三、史沫特萊並不知道兵變蓄謀已久,西京招待所裏的大員們都成了俘虜,西安機場、火車站、郵電局也已經被兵變的士兵控制。而當時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西安城外的臨潼,蔣介石的衛隊大部分被俘虜,蔣介石穿著拖鞋和睡衣從後窗戶爬出,逃到華清池後的驪山。天亮時搜山的士兵傳來消息,蔣介石已經被找到。

  二十四、搶劫給史沫特萊帶來的不快和惱怒,很快就淹沒在歷史大事件帶給她的興奮之中。她從一位年輕的東北軍軍官手裏接過一份張學良楊虎城等人擬定的致全國的通電聲明後,她的情緒隨之改變。通電聲明提出了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派共同救國、停止一切內戰、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結社自由等八項主張。

  二十五、通電聲明令史沫特萊為之振奮。之後的幾乎每個夜晚,史沫特萊都守侯在電臺旁邊,用英文向世界發佈西安最新的消息。

  二十六、真正走在西安事變漩渦中心、甚至影響著事態發展的外國人,在向人們走來。他便是澳大利亞記者端納。從1928年年底到1934年,端納一直是張學良身邊的朋友和顧問,1934年10月後,端納又受到蔣介石宋美齡的信任並擔任私人顧問,這位外國人在中國的四十多年經歷,堪稱充滿傳奇色彩。如今,西安事變突發,他先後輔助的兩位主人,正好是相對的雙方。端納恰好是這樣一個雙方都能接受,都可以信任的人。從這一意義上説,端納受到了歷史的青睞。

  二十七、這時的西安是全國甚至世界矚目的焦點,古城西安民情涌躍,各界民眾紛涌上街,或街談巷議,或示威遊行。遠離西安的其他城市也因情況不明而陷入混亂中。蔣介石的生死未卜,南京政府對於事件如何解決意見不一,親日的何應欽出任討逆軍總司令,劉峙、顧祝同、徐庭瑤分別帶領部隊向陜西集結,轟炸機飛臨西安上空,並在渭南投下炸彈。

  二十八、端納熟悉張學良的性情,他相信張學良絕不會傷害蔣介石,12月14日,他偕同頗受宋美齡器重的黃仁霖上校從洛陽飛抵西安。轉機由此來到。

  二十九、端納在西安的張公館先與張學良會談,再與楊虎城見面,之後,在兩人的陪同下來見蔣介石。經歷一番驚魂之後,見到端納,蔣介石落下眼淚。端納遞上宋美齡給蔣介石的親筆信。

  三十、端納隨即告訴紐約時報、路透社和其他通訊社,蔣介石生命無憂。當晚,宋美齡接到端納的電報,她在日記中寫道:始發現第一次希望之曙光。

  三十一、12月16日,端納帶著蔣介石下令停止攻擊西安的手諭返回南京。17日,中共的代表團應張學良楊虎城之邀來到西安。,這幅曾經在西安城頭懸挂過的漫畫,畫的是東北軍,17路軍和紅軍結成三位一體,共同面對事變之後的危機。紅軍應邀開赴關中,準備迎擊從潼關西進的軍隊,內戰可能一觸即發。

  三十二、12月20日,端納又和宋子文飛抵西安。12月22日,宋美齡也來了。在準備去西安之前,宋美齡曾經問端納,她應該怎麼面對張少帥。端納説,你應該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樣子,別顯出情緒不好。西安機場的這張照片上,從宋美齡微笑可以看到,她做到了這一點。

  三十三、經過端納等人的斡旋,蔣介石終於答應與中共領導人周恩來會見。雖然被蔣介石圍剿了十年,而且西安城裏也有殺掉蔣介石的意見,但是,在保安窯洞裏的中共中央經過商量後的決策是,在眼前民族存亡的關頭,需要由一個統一的國民政府來領導即將到來的戰爭,新的內戰應該避免。在得到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承諾後,共産黨和張楊二位將軍決定釋放蔣介石。

  三十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宋美齡還曾這樣説:"端納先生奠定了基礎,宋子文砌上了墻,而蓋上房頂的則是我。"

  三十五、史沫特萊目睹釋放蔣介石的一幕。這一天是12月25日,據12月12日的兵變過了13天。史沫特萊這樣描述西安機場的戲劇性場面:"耶誕節前一天民眾被告知傅作義將軍將飛抵西安,參加抗日聯盟,西安飛機楊上擠滿了歡迎傅將軍的人群。只見一輛汽車駛來,門開處,下車的竟然是蔣委員長及其一行;當時在場的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明底細的群眾被引到飛機場來,是為了使委員長覺得,民眾在向他致敬,為他送行。"飛機很快離開了風暴中心西安。

  三十六、第二天,蔣介石回到南京,張學良為表示誠意也來到南京。但是時過境遷,主動和被動的位置已經交換,西安事變中兩位主角的命運也因此改變。

  三十七、在西安的這個冬天,還有一位外國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出現在歷史現場,完整而且詳細的報道了西安事變。12月12日,貝特蘭還在北平。他從一份油印小報上得到了西安事變的消息,馬上敏銳意識到這個千載難逢的報道國際新聞的機會。在斯諾夫婦的鼓勵下,貝特蘭決心趕赴西安。他在燕京大學的學生朋友安排貝特蘭和一名東北軍軍人一同前往西安。

  三十八、同行的化裝成商人的東北軍軍人,正是因激進言論而被通緝的張學良的前秘書苗劍秋。事變後緊張的局勢使他們的行程變得漫長甚至不可到達,討伐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軍隊封鎖了每一條進入西安的道路。

  三十九、"西安是一個嚴陣以待的城市。"這是貝特蘭對西安的第一印象。12月27日晚上,經過11天的跋涉,貝特蘭從北平到達西安。因為苗劍秋,貝特蘭認識了許多東北軍年輕的軍官們,他們大多直接參加了那天夜裏的兵變。在到達西安的第二天,貝特蘭就在他們的陪同下,遊覽了華清池。通過他們,貝特蘭了解了兵變當時,華清池裏的真相和細節。

  四十、張學良警衛營營長孫銘九、張學良的秘書應德田以及苗劍秋是東北軍中最激進的分子,他們三人被貝特蘭稱為西安事變中的三火槍手。孫銘九正是12月12日淩晨在驪山半山腰上把蔣介石背下山來的那個人。在這塊叫做虎斑石的大石頭中間,孫銘九找到了蔣介石。貝特蘭當時覺得有趣的是,蔣介石的名字正好可以解釋為,介於石頭中間的意思。而這些東北軍的軍官們,這些大事件中的小人物們,正是因為貝特蘭的報道,像他們的少帥一樣名揚天下。

  四十一、西安事變歷史的一幕,因蔣、張的突然離去,戲劇性地拉開又關上,關上又拉開。當然,説收場還為時過早。因為蔣介石的被釋放,只意味著兵諫告一段落,而西安事變的全過程一般被認為應該延續至1937年的2月。中央軍進入陜西,東北軍在發生分裂後東調,楊虎城的十七路軍改編,紅軍改編……三個月時間過去,中國已不是過去的格局,張學良、楊虎城今後的命運註定改變。

  四十二、在這個動蕩而又戲劇性的歷史現場,幾個外國記者經歷不同,感受也各異。斯諾對蔣介石被釋放之後的局勢描述頗為形象、有趣:"有人得到了大進展,大勝利,也有人遭到了大挫折,大失敗。但是所進行的決鬥就像中國舊戲舞臺上兩名古代武將所進行的決鬥一樣。他們口中連聲吶喊,手中猛舞刀劍,令人心驚膽戰,但是實際上卻一點也沒有碰到對方。最後,無論是戰敗者還是勝利者,都大搖大擺,威風凜凜,極其莊嚴。"

  四十三、史沫特萊又一次表現出指點江山的風格。"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於在漸漸誕生。"

  四十四、在隨後到來的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之後,抵抗日本侵略的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歷史走進漫長艱難的八年抗戰,整個民族經歷了血與火的洗浴。




  責任編輯: 佟靜視頻來源: CCTV